廣告

金融三業對中國曝險再度跌破8000億 續寫歷史新低

出版時間:2025/11/16 17:15
財經 金融保險
SJ 文章
金管會外觀。林林攝 zoomin
金管會外觀。林林攝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中國經濟成長放緩,連帶影響金融業投資與授信腳步,金管會統計顯示,金融三業截至今年9月底對中國曝險再度跌破新台幣8000億元大關、下降至7876.75億元,再創歷史新低,年減18.73%。金管會說明,中國房地產、債務風險增加,業者對授信、投資案持較審慎保守態度。

金管會統計金融三業對中國曝險,統計對象涵蓋本國銀行業、壽險業及產險業、證券期貨投信投顧業。

金融三業對中國曝險今年7月就跌破8000億元大關,不過在8月一度小幅回升至8020.55億元,但9月則繼續下滑。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9月底止,金融三業對中國曝險規模相比2024年同期都呈現下滑,合計對中國曝險水位降至7876.75億元,年減18.73%。

銀行9月底對中國曝險為7273.73億元,年減17.85%,其中在授信、投資、資金拆存等項目全數都呈現年減。金管會規定,國銀對中國曝險以上年度決算後淨值1倍為限,截至今年9月底止,國銀對中國曝險占上年度決算後淨值比率為14.8%,年減4.4個百分點。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張嘉魁說明,銀行業持續關注中國地區風險,近期經濟成長趨緩,債務與房地產風險增加,國銀對中國授信投資案件、資金拆存持較審慎保守態度。

保險業截至9月底對中國曝險為526億元,年減25.2%。金管會保險局主秘古坤榮指出,產險自2023年1月底就沒有投資中國,因此曝險都來自壽險投資中國有價證券(包含公債、國庫券、股票、公司債等),金額占保險業可運用資金33.46兆元的0.16%。

古坤榮表示,保險業對中國投資有價證券金額年減177億元,占保險業可運用資金比例也持續下降,可能跟中國政治經濟情勢與地緣風險升高有關。

證券期貨投信投顧業截至9月底對中國曝險為77.02億元,年減57.29億元,減幅42.66%。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解釋,主要是因為美國對等關稅影響,證券商減碼中國有價證券所致。期貨商跟投信投顧業對中國曝險金額則跟2024年同期持平。(中央社)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金融三業 # 中國曝險 # 金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