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豐鐵馬道男童被撞重傷!救護車到不了「延誤1小時送醫」挨轟 盧秀燕回應了
【記者王煌忠、於維奕/台中報導】台中熱門景點「后豐鐵馬道」昨(23日)天發生一名6歲男童遭自行車撞倒,頭部受創「雙眼不斷往上翻白眼」,疑似顱內出血症狀,儘管熱心民眾協助報警,救護車卻因為鐵馬道狹窄,無法抵達事故現場,最後靠警用機車載運家屬與男童,在現場眾人協助交管下,後送到700公尺外救護車處,輾轉送醫。事件在網路延燒,今天多位市議員在議會質疑,現場沒有任何點位標示,事發後救護人員找不到傷者,也未看到觀旅局巡查人員,質疑市府管理失能。對此,市長盧秀燕允諾檢討,研擬是否加強路標、路線標示。
豐原區眼科醫師徐浩恩在臉書發文表示,昨天下午,他偕妻小前往后豐鐵馬道騎自行車,行經9號隧道南側入口時,發現有男童因被其他遊客的自行車撞倒,頭部著地受傷,孩子躺在車道上嚎啕大哭、右耳冒血;徐浩恩夫妻立刻上前協助,初步檢傷發現,男童出現尿失禁、雙眼不斷往上翻白眼,質疑是顱內受傷、顱底骨折症狀。
徐浩恩表示,因此不敢貿然移動男童,他與其他遊客則擋住前後路過車流與民眾,避免二次車禍,令人心急的是,第一時間已叫救護車卻開不進來,最後由警方騎乘警用機車,家屬抱著男童坐後座,將孩子後送到700公尺外的救護車,又因現場自行車、觀光客不斷穿梭,眾人協助交管,讓救護車順利開出鐵馬道。
未看到觀旅局巡查人員,質疑市府管理失能
中央社報導,台中市議會今天召開市政總質詢,民進黨市議員蔡耀頡針對此意外質詢指出,消防局在下午1時42分獲報鐵馬道9號隧道南邊交通事故,15分鐘後到場未發現患者,民眾表示在隧道另一端,消防局派遣另部救護車,下午2時10分接觸到男童,下午2時39分送到醫院。
蔡耀頡表示,現場沒有任何點位標示,事發後救護人員找不到傷者,又因沒人協助交管,救護車一度卡在現場,幸靠熱心民眾才脫困,現場未看到觀旅局巡查人員,質疑市府管理失能;他也要求,市府應加強現場坐標、路線標示。
盧秀燕允檢討
市長盧秀燕表示,事後會檢討,除臨時受傷外,有時也會有民眾突發疾病需要搶救,為在第一時間讓傷者獲得即時照顧,後續研擬是否加強路標、路線標示。
觀旅局也提出說明,有百年歷史而花樑鋼橋屬歷史建築,設施寬度約2.5公尺,將邀集警察及消防單位辦理現地勘查,讓救護車輛能儘量靠近需緊急救護的地點,並將結合沿線租車業者,宣導遊客可下載安裝「消防防災e點通」App,在遇到事故時,可即時報案、提供所在點位GPS座標,以利警消即時救援。
此外,觀旅局將於遊客聚集眾多的點位加派假日駐點人力,並全面巡視與加強指標不足處。
根據台中觀光旅遊網介紹,「后豐鐵馬道」全長5.8公里,由原臺鐵舊山線整建。沿途景觀多樣化,除了橫跨大甲溪溪谷的花梁鋼橋,還有特殊的「9號隧道」騎車體驗,第一酒廠鐵道之鄉酒莊更是極富歐洲風情的打卡景點。
招牌景點「花梁鋼橋」全長382公尺,於1908年完工,是臺鐵舊山線最南端的景點。每兩個橋墩上都有一組俗稱花梁的鋼製桁架,為結合力與美的工程作品。
「9號隧道」也是「后豐鐵馬道」的熱門景點,全長1.2公里,是臺鐵舊山線最長的一座隧道。隧道內環境明亮、涼爽舒適,不只能感受隧道內的特殊景緻,也是夏日消暑的好去處。
第一酒廠鐵道之鄉酒莊園區內結合藝術與文化,有歐式花園,休憩區、品酒區,另有提供專業的導覽解說,路過時不妨順道遊覽參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