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南台灣綠能轉型新篇章:中租攜手中小微企業共創永續未來

民生
2025/09/22 13:39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由中租控股主辦的「2025中租中小微企業ESG策略論壇」,今年第三場移師高雄開講,聚焦「綠色轉型新解,激發永續量能再成長」,9月11日,集結產官學界與永續實踐者,深談南台灣製造業與農業在AI與ESG雙重浪潮下的轉型契機。

中租以「客戶成功的夥伴、經濟發展推手」為使命,致力協助中小微企業減少環境影響並提供多元資源方案。 zoomin
中租以「客戶成功的夥伴、經濟發展推手」為使命,致力協助中小微企業減少環境影響並提供多元資源方案。

「ESG對中租而言既是責任也是機會,更是創新驅動的動力與方向。」中租迪和副總經理陳又彰表示,中租是企業實戰中的好夥伴,透過論壇平台共同討論轉型方法與互助合作,在困難中找到解方,引導企業從被動應對走向主動應變,從危機中發掘商機。

中租迪和副總經理陳又彰強調,中租是中小企業最佳夥伴,樂於共同推動永續轉型。 zoomin
中租迪和副總經理陳又彰強調,中租是中小企業最佳夥伴,樂於共同推動永續轉型。

政府領航:化繁為簡,助中小企業邁出第一步

「ESG對中小企業的重要性,就像80年代的ISO 9000認證一樣,是企業國際接軌的必經之路。」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專門委員魏建雄指出ESG轉型的時代意義。

面對歐盟2027年即將實施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以及《氣候變遷因應法》對大排放企業的碳盤查與碳費要求,供應鏈壓力勢必延伸至所有中小企業。高雄市政府推出「淨零商轉服務平台」,整合中央與地方資源提供一站式服務,並出版《製造業碳盤查手冊》與《產業碳管理手冊》,為企業提供實務指導。

高雄市經發局專門委員魏建雄說明「淨零商轉服務平台」,透過提交「一頁式」的企畫書表單,簡化中小企業申請補助流程。 zoomin
高雄市經發局專門委員魏建雄說明「淨零商轉服務平台」,透過提交「一頁式」的企畫書表單,簡化中小企業申請補助流程。

「我們特別將補助設計成『一頁式申請』,中小企業創新研發計畫補助(地方型SBIR)個別最高可達100萬元,太陽能屋頂計畫更搭配低利貸款,八年即可回收投資。」魏建雄強調,降低申請方式的門檻是為了讓企業敢於邁出第一步,進而創造持續升級的動能。

數位轉型:AI不是炫技,是傳產升級的生存門票

然而,光有政策與補助還不夠,企業要真正落實轉型,還需要找到清楚的方向與工具。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林欣吾提醒,在國際浪潮下,中小企業不能只被動因應,「研發、AI、ESG必須三軌並進,才能真正強化企業韌性。」

他以高雄螺絲製造業為例,透過裝設感測器不僅提升檢測精度,更能同步記錄碳排資料,充分數位化是AI應用的重要前提。林欣吾指出,台灣出口過度依賴ICT產業,占比已達七成,一旦受到衝擊將面臨巨大經濟風險,因此金屬、機械、紡織等傳統產業更需加速升級轉型。

台經院副院長林欣吾指出,研發、AI與ESG三軌並進,是中小企業強化競爭力的關鍵。 zoomin
台經院副院長林欣吾指出,研發、AI與ESG三軌並進,是中小企業強化競爭力的關鍵。

台經院開發的 TEST 自評平台,協助企業檢視公司治理、社會責任、環境保護三大面向的表現。最新調查顯示,台灣中小企業「開始行動」的比例已從 7.5% 大幅提升至 13%,永續理念正逐漸內化為企業日常營運的一部分。

奉茶行動:串連社區與品牌的永續實驗

如果說AI與數位化是產業升級的硬實力,那麼生活層面的永續創新,則展現了軟實力的影響力,原點社會企業創辦人黃暐程就以一杯飲料為起點,掀起了減塑行動的社會實驗。

原點社會企業創辦人黃暐程分享「奉茶」行動,推動減塑減碳,從日常飲水改變社會。 zoomin
原點社會企業創辦人黃暐程分享「奉茶」行動,推動減塑減碳,從日常飲水改變社會。

「台灣人一年喝掉上百億杯手搖飲,衍生的塑膠杯、吸管與瓶身,正是環境沉重負擔的來源。」黃暐程帶領團隊透過便利商店與合作店家,建構遍布各地的「奉茶」補水站,方便消費者以隨身攜帶水瓶取代一次性容器,同時串連社區與品牌共同參與,實現減塑與減碳的雙重效益。

「減少塑膠使用不只是環保作為,更是結合生活文化與商業模式的創新實踐。」他強調,微小的日常改變也能在社會產生巨大的正向影響力。

品牌重塑:讓消費者成為更好的自己

從日常生活到企業品牌,永續都需要與人心連結。中正大學企管系教授曾光華強調,唯有品牌能引發消費者對「更好自己」的想像,才能真正獲得社會支持。「ESG核心精神是 『用對的方法悲天憫人』,也就是企業必須用正確方式展現對社會的關懷,才能獲得顧客、員工與社會的支持。」

中正大學企管系教授曾光華強調,落實ESG就是「用對的方法,悲天憫人」。 zoomin
中正大學企管系教授曾光華強調,落實ESG就是「用對的方法,悲天憫人」。

他進一步指出,在ESG三大面向中,「社會面」(S)最貼近人心,也是中小企業最容易切入的起點。舉例來說,從長者照護、新住民就業到文化傳承,這些行動不僅能改善社會,也能讓品牌被更多人支持與信任。

隨著消費者價值觀不斷演進,台灣社會正從單純追求價格與品質,走向更重視公平正義與道德的「品格型消費」時代。曾光華提醒,品牌不僅要賣產品,更要展現社會責任,「唯有讓人們因為你而變得更好,品牌才會長久被選擇。」

循環經濟:從農業廢棄物到國際時尚舞台

若說品牌價值是理念的呈現,那麼產業端的創新案例,則是將理念落實為具體行動。優織隆企業二代接班的副總經理謝煥麒,分享將鳳梨葉廢棄物轉化為永續時尚材料的創新歷程。

優織隆副總經理謝煥麒介紹鳳梨葉纖維應用,展現循環經濟與生態共好的成果。 zoomin
優織隆副總經理謝煥麒介紹鳳梨葉纖維應用,展現循環經濟與生態共好的成果。

面對紡織業作為全球第二大污染源的嚴峻現實,他堅信唯有從材料創新著手才能根本翻轉。團隊投入四年心血研發,成功打造全球首台機械取纖設備,將產能效率從每日不足1公斤大幅提升至近1噸的革命性突破。更令人振奮的是,經過碳足跡驗證,鳳梨葉纖維的碳排放量僅為傳統棉花的一半。

「2025年我們的契作面積已從初期5公頃擴大至55公頃,農民不僅能販售鳳梨果實,更能透過鳳梨葉增加額外收益。」謝煥麒自豪地分享,友善農法推動下,瀕危的東方草鴞重返高雄大樹地區,充分展現生態共好的豐碩成果。

這項創新已獲得聯合國SDGs獎項肯定,謝煥麒深信:「相信才會看見,當你做對世界有益的事情,自然會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加入。」

風險管理:將挑戰轉化為企業韌性的試金石

然而,永續轉型的路上並非總是一帆風順,企業如何在追求永續的同時,也確保營運的穩定與安全?「永續發展不只是開源節流,更必須懂得風險控管。」中租保險經紀人副總經理蔡宏智提醒,節流的真正意涵並非單純省錢,而是有效降低營運風險,保險正是其中的關鍵環節。

中租保險經紀人副總經理蔡宏智提醒,保險是企業面對風險、確保永續的後盾。 zoomin
中租保險經紀人副總經理蔡宏智提醒,保險是企業面對風險、確保永續的後盾。

他舉出令人震撼的真實案例:高雄某工廠意外事故原本可獲得112億元理賠,卻因調整保單條件以節省每年5千萬元的保費,最終僅獲賠29億元,直接損失超過80億元。「保險無法完全避免風險發生,但能提供企業復原重建所需的關鍵資金,讓企業更快重回正軌。」

目前保險業也積極將ESG理念融入商品設計,透過綠建築優惠、穿戴智慧手環裝置加強健康監測,與非吸菸者等優體方案等創新做法,將永續概念納入費率結構,全力支持企業在風險挑戰中維持永續韌性。

展望未來:永續不只是選擇,更是必經之路

正如與會專家一致強調,永續轉型並非規模競賽,而是找到符合企業自身條件的實踐路徑。

面對綠色轉型的複雜挑戰,中小微企業不必孤軍奮戰,應善用政府平台資源,結合產學界專業力量,透過跨域協作創造更大效益。透過中租與政府、學界及實踐者的深度對話,期許讓南台灣的永續創新不僅是單一企業的亮點,而是整個區域產業生態系的共同躍升與蛻變。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