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全台豬肉3成來自雲林!「養豬最大縣」啟動守護150萬頭豬 張麗善:全縣無廚餘飼養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農業部今(22)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台中梧棲區一處養豬場死亡豬隻驗出非洲豬瘟陽性反應,目前已預防性撲殺場內195頭豬隻,並宣布今天中午12時起全國禁運禁宰豬隻5天。雲林縣為全台最大養豬縣市,縣府今天召開應變會議,進行全縣共1203場抽查檢驗,要求落實生物安全管理,配合防疫措施。
全台在養豬隻數量目前約500萬頭,據雲林縣農業處統計,雲林縣內有1203場養豬場、共151萬頭豬,佔全台29.9%,養豬頭數全國第一。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天表示,廚餘是非洲豬瘟的主要感染源,雲林縣已在2018年12月25日宣布全面禁止廚餘養豬,所有的廚餘全數轉做為堆肥或有機材料。
針對台灣出現首例疑似非洲豬瘟案例,張麗善指出,縣府今天早上召開雲林縣動植物重大疫病緊急應變會議,要求全員動起來,全縣1203場全力防堵非洲豬瘟。雲林縣府從即日起針對1203場抽查檢驗,並要求落實生物安全管理、移動管制等防疫措施。
養豬協會憂恐慌大傷豬價
中央社報導,雲林縣肉品市場早上完成繫留欄和場區消毒,目前市場內尚有2000頭豬隻待宰,市場方正在與豬農溝通如何處置。
雲林縣養豬協會理事林明彥則擔憂因此造成消費者恐慌,降低購買意願,間接影響豬價,更怕假訊息充斥,傷害養豬產業。林明彥希望政府全力圍堵非洲豬瘟,提高防疫規格,而各畜牧場落實生物安全管理,同時永久禁止廚餘養豬。

非洲豬瘟懶人包
雲林縣府在官網指出,非洲豬瘟與豬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傳染性之惡性豬隻疫病,不同的是豬瘟是由 RNA 病毒的黃病毒科引起的疫病,而非洲豬瘟則是由 DNA 病毒的非洲豬瘟類病毒科所引起的一種疫病。
發病豬隻,特徵為發高熱及皮膚呈現紫斑點,全身內臟的出血,尤以淋巴結,腎臟和腸粘膜最明顯。病程分甚急、急、亞急與慢性等四種。甚急性:發燒、突然死亡,無其他症狀。急性:高燒、食慾尚有、死亡前食慾廢絕、呼吸快、精神不良、四肢、耳、皮膚發紺、嘔吐、下痢、死亡,為期 7 天。亞急性:發燒, 3-4星期。慢性:病狀不明顯,持續數月。目前尚無藥物可供治療及疫苗施打。
病毒存在於環境時間於冷藏豬肉100天、冷凍豬肉1,000 天、豬舍1個月、糞便室溫11 天。該病以接觸傳染為主,可經由廚餘、節肢動物、動物分泌物或排泄物、車輛及人員夾帶等途徑傳播。本病屬我國甲類動物傳染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 簡稱 OIE) 列為應通報疾病。 非洲豬瘟雖造成家豬及野豬的急性、惡性傳染病,所有品種和年齡的豬均可能感染,但不會感染人,我國經屠宰衛生檢查合格的豬隻,豬皮均蓋有檢查合格標誌供消費者辨識,消費者在市場購買豬肉時,只要注意選擇蓋有合格印的豬肉,食用安全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