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台灣未列川普首波關稅名單是正面訊號? 專家揭露背後原因

財經 產業脈動
2025/07/08 15:24
芮內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川普對等關稅緩衝期本周屆滿,在美國時間周一(7/7)中午(台灣時間7/8凌晨零時)起發送首批未達成貿易協議國家的關稅通知函,包括將對日本和南韓徵收25%的對等關稅,最高達40%,惟目前公布的14個國家沒有台灣。

美國總統川普7月7日公布首批關稅信函名單,包括日本和南韓,台灣關稅則尚未明朗,圖為川普7日在白宮招待外賓。美聯社 zoomin
美國總統川普7月7日公布首批關稅信函名單,包括日本和南韓,台灣關稅則尚未明朗,圖為川普7日在白宮招待外賓。美聯社

針對台灣未在川普公布的首波「對等關稅」名單之中,是否代表雙方還在協商中,引發市場高度關切,紛紛猜測台灣的稅率會落在哪個區間,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表示,台灣至今仍未公布具體關稅清單,從政策觀察角度來看,可視為一種「正面訊號」。

張建一指出,尚未定案代表政策仍有調整與溝通空間,政府有機會進一步評估產業衝擊與國際應對策略。他強調,「愈晚公布,代表台灣在國際談判上仍保有彈性,也有助避免對企業預期造成過度干擾。」

此外,張建一認為美國最終公布對台灣的關稅清單,有很高機率會低於日本與韓國被課徵的25%,且日韓主要衝擊集中在汽車產業,「我方可能選擇較低幅度,以示對美方立場,同時降低對我產業衝擊,這樣的策略更具務實與可行性。」

有助維持產業穩定 避免提前受創

張建一分析,國際貿易局勢瞬息萬變,太早端出完整的對等關稅名單,反而可能使廠商提早調整供應鏈或資本支出,增加短期內的不確定性風險,因此政府審慎以對,其實是讓市場保有穩定預期。

張建一認為,若最終政策可因應國際情勢調整,有助降低對我出口產業、消費市場的衝擊,「比起草率跟進,美國還未定案、我方也保留彈性,是較佳做法。」

針對台灣是否應該提前制定「好、中、壞」三種情境劇本,他指出,政府相關單位已具備政策評估經驗,在國際壓力與產業利益間找到平衡點是可行的。整體而言,目前台灣尚未公布具體課稅對象,市場可視為政策保持開放與務實態度,可以正面看待。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對等關稅 # 川普 # 張健一 #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