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政策為何未導致通膨飆升 經濟學家揭示4大原因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儘管美國總統川普今年對大部分貿易夥伴加徵新關稅,但美國商品和服務價格卻出乎許多經濟學家的意料之外,依然維持相對穩定。

經濟學家提醒說,關稅迄今尚未引發新一波通膨,並不代表物價未來不會飆升。他們指出,近期數據顯示,包括服裝、家居用品和家電在內的一些商品成本已有小幅上漲。
不過,專家們承認,目前關稅還未引發價格大幅飆升的嚴重通膨壓力。外媒整理經濟學家認為美國關稅處於數十年來最高水準,但通膨依舊平穩的4大原因。
1、實際關稅水準沒有想像中那麼高:川普多次威脅要大幅提高進口商品關稅,但數據顯示,美國進口的實際平均關稅水準沒有之前宣布的那麼高。
美國進口商品仍有相當大比例免稅
根據凱投宏觀的數據,6月美國進口的平均關稅稅率為9%,遠低於年初許多經濟學家在川普頻繁宣布關稅計畫後預測的15%。
巴克萊銀行經濟學家Mark Cus表示,並不是關稅反應很小,而是截至6月,實際有效關稅率的提升幅度相對有限。部分原因在於,面臨較高關稅的國家向美國出口的商品減少了,而關稅水準較低的國家則增加對美出口。結果是,美國進口的平均關稅低於年初許多經濟學家的預測。此外,美國進口的許多商品也被豁免於更高的關稅。
根據巴克萊數據,6月進入美國零售市場約2580億美元商品中,只有48%需要繳納關稅。藥品、部分電子產品,以及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許多進口商品都被排除在新關稅之外。
巴克萊分析師表示,儘管需繳關稅的商品面臨更高稅率,但美國進口商品中仍有相當大比例是免稅的。這是有效關稅率較低的重要原因。

零售商今年提前囤積庫存
2、企業在關稅生效前囤貨:美國零售商今年稍早就提前增加庫存,以因應川普政府可能提高進口商品關稅的。許多零售商仍在銷售這些尚未被加稅的商品,從而延遲價格上漲。
Cus表示,在關稅生效前,從加拿大進口的部分未來會被加稅的商品數量大幅增加。而在5月和6月,這類商品的進口量可能相對較低,因此需要繳稅的商品比例也隨之下降。
不過,專家警告稱,這些較低成本的庫存最終會被消耗殆盡,屆時可能會帶來更高的價格壓力。
3、零售商暫時自行消化成本:許多零售商選擇自行承擔新增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凱投宏觀分析師在報告中稱,企業願意透過壓縮毛利率來吸收初期的衝擊,不過這種情況大多是暫時的,因為企業在等待關稅水準進一步明朗化。

關稅對終端價格傳導效應下半年顯現
凱投宏觀分諮師說,「我們懷疑這種局面在長期內不可持續。隨著未來幾周關稅水準的不確定性逐漸消除,零售商對未來1到2年的關稅成本有更清晰的預期後,預計會有更多企業選擇提高價格。」
4、關稅往往會逐步推升通膨:關稅通常需要經過數月時間,才能滲透進企業供應鏈,最終反映在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格上。
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在6月的報告指出,關稅全面影響並非立即顯現,而是在較長時間內逐步釋放,並在生效大約1年後達到高峰。這意味著,今年美國實施新的關稅,對通膨的顯著影響很可能要到今年稍後乃至2026年才會顯現。
凱投宏觀分析師表示,迄今為止,關稅向最終消費品價格的傳導效應仍然有限,但預估其影響將在下半年逐漸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