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市場機制」30人才開課挨轟 教師酸:難道要開A片課程?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世新大學祭出選修課要滿30人才開課的門檻,引發「倒課潮」。世新學生今(16)日舉行修課權益公聽會,會中學生質疑校方政策制定前,未跟師生溝通,更指校方事前意圖打壓舉行公聽會,校方代表則強調,開課門檻是希望促成每學期有5%課程新陳代謝,以因應趨勢,不過,有教師當場批評,校方以市場機制制定開課門檻,恐導致「涼課」受惠,更諷刺若學生想上A片課,是否也要開A片課程?

學生控校方打壓公聽會
《知新聞》日前獨家報導,世新大學上學期開始,要求選修課必須滿30人選修才能開課,導致許多課程根本開不成,因而「倒課」,打亂學生學習安排,甚至影響畢業時程,老師也憂心無法達到最低授課時數,影響收入,紛紛哀求學生來選課。
世新大學當時回應,設立修課人數門檻,是基於市場選擇機制,可敦促教師檢視課程是否要做修正或開新課程,另也希望選修課程內容是多數同學感興趣。
針對世新祭出30人開課門檻,一群世新學生今天下午在校內舉行「世新大學學生修課權益公聽會」,邀集校內學生、教師代表及校方人員,進行對話。

今天公聽會共有2名教師代表,以及代表校方的教務處註冊課務組組長出席,學生部分則有約40人到50人自發性參與,現場觀察,教室空位幾乎坐滿,甚至有不少學生站著或站在教室外參與,相當熱絡。
公聽會一開始,學生代表發言指控,上週學生邀請校方高層出席這場公聽會之後,教務處以討論公聽會為由找來學生,學生到場卻發現教務長、副教務長及學務長都在場,認為遭到突襲,且後續還威脅學生,要將公聽會主辦權交給學生會,否則不願出借教室,也不會指派校方代表出席。
另有發言的學生質疑,校方對於制定開課門檻,聲稱會跟學生說明、溝通,但卻是在政策推出後才跟學生說明,且溝通對象並非學生代表。

教師批市場機制不合理
出席的教師代表、廣電系教授林承宇發言時質疑,30人的開課門檻究竟如何訂出,最低開課人數要求應該尋求校方、師生的最大共識,他也質疑,校方以市場機制為由訂出30人開課門檻,假設學生想學習A片課程,學校是否也要開設A片課?強調課程不能單純以市場為考量。
他也提到,他的課程很嚴格,學生3次缺席平時成績就0分,會有學生認為太嚴格,因此未必受歡迎,但也有其他老師是「涼課」,整學期都不來上課也能拿97分,卻很受學生歡迎,是以市場機制開課的弊端。

另名教師代表、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陳信行則說,過往世新給予師生很多空間,他曾開過僅有10名學生的通識課,但近年校方許多作為,校內溝通程序都是「掛羊頭賣狗肉」。
陳信行舉例,先前校方強迫他所屬的社發所停招,但因缺乏校內溝通,而被教育部否決,結果校方竟找了人事室人員,跟社發所教師說明退休相關條件,當成「溝通」程序,最後再度被教育部打回票,近年校內許多爭議都源自於這種溝通模式。

校方:5%課程新陳代謝停開
代表校方出席的教務處註冊課務組組長曾淑美回應,30人才開課的門檻,只針對日間部學士班選修課,並不包含必修課程,且有配套措施,具有專業特殊性或屬於小班制演練課程等,可以申請小班開課,本學期有81門課因此即使未達30人也開課,另外有些課程牽涉畢業門檻,例如英語系第二外語課程是必修,即使未達開課門檻也開課,本學期有25門課保留開課。
她也解釋,校方設定30人的開課門檻,是希望促進前瞻性課程開設,以因應傳播科技及AI發展潮流,門檻的設定,則是學校希望每學期有5%的課程「新陳代謝率」,在傳播科技快速發展下,停開5%課程應屬合理。

至於師生質疑溝通問題,曾淑美強調,教務長等都有定期跟學生座談,校長、教務長也會透過學生幹部座談或校課程會議等,以及選課說明會等,和學生溝通,並且校方有跟個別學生訪談,透過多元溝通管道,進行政策宣導。

教師憂課程劣幣驅逐良幣
後續林承宇再發言指出,大學應該包容多元,像是目前廣電系課程多為實務課程,但學校預設學生都喜歡拍片,對於較喜歡寫論文的學生,恐就未必有足夠課程滿足他們的需求。
他也提到,市場機制開課,會產生一些不用來上課就能拿95分的課程,無法被淘汰,反而授課嚴格認真的老師,可能不受歡迎,形成劣幣驅逐良幣。

陳信行同樣強調,要評價課程好壞,應該讓師生共同討論,而非採用市場機制。他也提到,近年世新不斷走向「大班制」,但世新註冊率等數據都很好,卻做了許多節省成本的「改革」。

學生代表則批評,校方希望新陳代謝5%課程,但此一目標並未跟實際上課的師生討論過,質疑「為何要為教務處目標買單?」

相關新聞
獨家|世新大學拉高門檻「滿30人才開課」 倒課亂象害慘師生!教育部出手了
世新大學黑歷史不只一樁 豪華郵輪開行政會議、操場劃停車格惹怒學生
獨家|世新獨設30人開課門檻惹怒千生連署抗議 校長發信給教師!內容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