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麥德姆生成!周五六花東有雨 光復鄉雨量若逾門檻將強制疏散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引發洪災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今(30)日上午由總協調官季連成帶領各部會召開記者會,報告最新應變進度。而颱風麥德姆生成, 估明後天(3、4日)周五周六外圍雲系影響台灣,花東屏地區降雨增,光復村恐受影響。季連成表示,目前堰塞湖狀況呈現穩定態勢,根據最新觀測,堰塞湖水位持續下降,農業部指出,目前蓄水量約為滿水位的6.4%,較昨日的6.8%略有下降,且壩底仍持續有下刷情形,但整體水流趨緩。

📌 本文摘要重點 (這是什麼?)
季連成強調,在未解除紅色警戒前,花蓮縣政府與中央的應變中心將會持續運作。他進一步說明,要解除紅色警戒必須符合三項條件,包括:溢流流量是否達到安全流量、馬太鞍溪與光復鄉一帶的河床鞏固是否完成,以及河道浚深是否足夠讓水流順利排下。
麥德姆成颱 光復山區24小時累積雨量達100毫米將強制疏散
針對最新生成的颱風麥德姆可能帶來的降雨威脅,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已規劃多種情境應變。農業部表示,若光復山區或馬太鞍溪流域的24小時累積雨量達到100毫米以上,或是發生震度5弱以上地震,即會發布紅色警戒及海嘯警報,屆時將會啟動強制疏散避難。
水利單位評估,依據目前水位與防護措施判斷,下週颱風帶來的水量「不太可能」造成已加固區域和堤防再次淪陷。

農業部布設多重監測設備 確保提早預警與掌握水流動態
為加強提早預警與應變能力,農業部表示已與陽明交通大學專家合作,在馬太鞍溪堰塞湖的0至16K河段布設監測設備,每小時記錄蓄水與流量變化。
此外,相關單位也定期以UAV(無人機)拍攝,掌握水流動態,並將水量趨勢、壩體加固狀況及河道疏濬情形作為是否解除警戒的重要依據。
制定標準化撤離方案 行動不便者優先協助
總協調官季連成補充說明,前進協調所已制定標準化撤離方案,以確保居民在緊急狀況下能夠安全撤離。根據撤離優先順序,行動不便或獨居老人將由軍方協助,暫時移至2樓或3樓安全區域,必要時會送往收容中心。其他居民則依據房屋樓層及個人行動能力決定去留,願意前往收容中心者可由政府提供交通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