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大刪總預算2075億!大法官受理民進黨團、行政院釋憲聲請 1問題待解決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立法院今年1月21日三讀通過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刪減2075億元,行政院、民進黨立院黨團對此不滿,今年5月分別聲請釋憲,主張行政院、總統府等機關業務費遭刪減凍結,影響基本運作維持,有違憲疑慮。憲法法庭前天(6日)評決受理這2件釋憲案。

📌 本文摘要重點 (這是什麼?)
民進黨51立委、行政院分別聲請釋憲
民進黨立法委員柯建銘等51人聲請的總預算釋憲案,主張三讀通過的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關於未確定歲出總額及要求行政院自行調整刪減數636億元(歲出總額),及刪減凍結監察院、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行政院、總統府、交通部能源署、環境部資源循環署、原住民族委員會、交通部等機關業務費,影響這些機關的基本運作維持,另外,統刪特別費60%及統刪一般事務費10%部分,也有違憲疑義,歲出總額及刪減凍結部分,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權力分立原則、法治國原則等《憲法》重要基本原則。
行政院也主張今年1月21日三讀通過,並經總統於3月21日公布的「中華民國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違憲疑義,因此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釋憲)。
行政院在聲請狀中指出,總預算案的審議程序牴觸民主國原則,且悖離公開透明原則與討論原則,審議結果不論在歲出刪減乃至於凍結方面,也有諸多違反《憲法》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法律明確性原則等法治國原則要求,並牴觸先前相關的釋憲意旨,因此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

憲法法庭目前形同癱瘓
憲法法庭原有15名大法官,其中許宗力等7人的8年任期於去年10月底屆滿,7人卸任後只剩8名大法官,賴清德總統雖先後2度各提名7名大法官人選,但都在立院被藍白封殺,而藍白去年12月20日聯手三讀通過《憲法訴訟法》修法,將憲法法庭作成判決及暫時處分裁定的門檻,提高為「參與評議大法官不得低於10人、同意宣告違憲不得低於9人」,不論大法官是否足額。
但目前只有8名大法官,憲法法庭形同癱瘓,無法作成任何釋憲裁判,柯建銘等51名綠委先前為此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憲法法庭已於今年5月間決議受理《憲訴法》釋憲案。
因此,行政院、民進黨立院黨團分別聲請的2件總預算釋憲案,雖已獲憲法法庭評決受理,但若大法官不足10人的困境無法解決,或是無法透過《憲訴法》釋憲案解套,憲法法庭仍無法作成任何釋憲裁判。
推薦新聞 永欣車業爆內鬼!神鬼女會計涉吞5千萬 聞一句話爆哭50萬交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