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複材」與「無人載具」聯盟攜手合作 搶佔全球2大趨勢先機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為搶佔全球無人載具與淨零碳排兩大趨勢先機,「臺灣複材低碳循環聯盟」與「無人載具彰化崛起產業聯盟」共同發起一場產業升級的關鍵協作,並結合AI智能建構高彈性的智能載具供應鏈。
從源頭解決產業的碳足跡問題
臺灣複材低碳循環聯盟主席蔡朝陽表示,低碳循環技術已是企業生存與國際競爭力的核心:「本次交流會是臺灣首度將最先進的『低碳複材』與最火熱的『無人載具智能應用』結合。聯盟旨在透過生態系概念,加速複材材料的創新與應用,我們不僅要建立在地化的低碳循環供應鏈,更要以我們的可回收技術,從源頭解決產業的碳足跡問題,賦能無人載具和機器人產業鏈,讓臺灣的智能載具具備國際領先的綠色競爭力。」
無人載具與彰化產業擁有高度連結性
無人載具彰化崛起產業聯盟主席林世賢強調,無人載具已成為全球產業高速發展的重要領域,具有高附加價值與高度綜整性,與彰化既有的精密機械、金屬加工業擁有高度連結性。「彰化不缺人才,也不缺產業能量,缺的是一個能整合資源、帶動投資、串接國際的舞台。」
無人載具彰化崛起產業聯盟聯盟已成功整合超過630家業者,透過「打團體戰」模式,已有8成業者順利分享到無人載具訂單,更攜手台商在美國洛杉磯成立公司專責協助接單與產品認證,加速臺灣企業站穩國際市場。同時透過前瞻科技帶動產業升級、創造在地高品質就業機會,進而有效減緩人口外移問題。
技術對接與商機合作
雙方交流會深度聚焦於提供「一站式材料、製造與應用解決方案」,完整探討綠色材料在無人載具的創新應用,從低碳可回收熱固樹脂技術如何應用於輕量化結構,到大幅降低產品碳足跡以符合國際綠色供應鏈要求。
同時,也著重於航太複材與結構件的技術突破,分享碳纖維複材在高強度、高精密度的無人機及航太零部件上製造、整合與驗證的國際最新趨勢,以及如何優化製程以提升性能與可靠度。
此外,結合無人機與機器狗的「陸空協作機隊解決方案」,也是此次交流會值得關注的亮點。現場也進行電控、動力、通訊、飛控、影像、外殼、配件等7大功能模組分組研討,促進了與會者之間最直接、最實質的技術對接與商機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