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鋼集團企業工會抗議經濟部壓迫中鋼虧損讓利 並提三大訴求

財經 產業脈動
2025/08/19 15:45
李宜儒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中鋼集團企業工會今(19日)赴經濟部抗議,並提出三大訴求,包括一、經濟部部長郭智輝漠視公司治理,應立即下台以示負責。二、經濟部必須立即提出具體可行方案,協助中鋼及相關產業度過困境。三、財政部與經濟部在反傾銷終判中,應明確認定中國特定鋼品確有傾銷事實並造成實質損害,並大幅提高反傾銷稅率。

中鋼集團企業工會理事長林明賢。李宜儒攝 zoomin
中鋼集團企業工會理事長林明賢。李宜儒攝

中鋼「讓利」給中下游業者承擔政策成本

中鋼集團企業工會理事長林明賢表示,經濟部部長郭智輝於8月11日「美國加徵關稅對車輛零組件產業影響座談會」中,再度要求中鋼「讓利」給中下游業者,讓中鋼承擔政策成本,而工會於12日發出聲明,質疑郭智輝無視公司治理,跨過中鋼董事會直接下達指示。事後,郭智輝雖解釋只是「請金屬中心協助100家中小企業團購材料,以利取得較優惠的中盤價」,但就算換個說法,本質仍是損及中鋼的利益。身為經濟部長,竟在面對美國加徵關稅時毫無對應的政策工具,反而選擇向本已虧損的中鋼開刀,顯然不當。

林明賢表示,工會支持經濟部協助企業與勞工度過難關,但方式不應是挖已經虧損的中鋼。郭智輝此舉,等同於無視公司治理原則,慷中鋼之慨。且他針對汽車業提出的其他政策解方,據媒體報導同樣遭業者批評。

中鋼配合風電國產化政策興達海基業務最終虧損64億元

林明賢表示,作為「重工業之母」與國防工業的核心支柱,中鋼正承受多重壓力,卻得不到政府實質協助,反而一再被要求讓利。歷來,中鋼同仁努力節省成本,是讓股東獲利,並提升員工薪資以照顧家庭;長期以來中鋼也配合政府穩定物價,「讓利鋼」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代名詞。

去年,中鋼為配合風電國產化政策,興達海基業務最終虧損64億元,郭智輝竟僅回應「虧損當然要中鋼扛,中鋼經營層好好省思」。而為解決風電契約問題,由經濟部主導成立的台灣智慧電能公司,更強迫中鋼投資,甚至放話威脅「買不到綠電不要來找我」。但如今,中鋼陷入虧損,產銷獎金長期未發放,員工年收入大幅下降,中鋼長期承擔政策背負國營事業的責任,員工卻沒有像國營企業有年終4.6個月的保障,也沒有虧損由國家分擔的機制。

反傾銷案曠日廢時調查最終僅裁定最高20%反傾銷稅

林明賢表示,去年,中鋼針對中國特定鋼品提出反傾銷案,直到今年財政部與經濟部才初步認定確有傾銷事實並造成實質損害。2024年中國大陸鋼鐵出口突破1億噸,創2016年以來新高,自2021年至2024年特定熱軋扁鋼品中國進口量從49,178公噸暴增至745,654公噸,成長15倍;中國進口加權平均價格則從每公噸28,899元降至18,233元,跌幅36.9%。中鋼公告顯示,因為鋼鐵業銷售數量及單價雙雙下滑,今年上半年稅前淨損15.67億元。然曠日廢時的調查,最終僅裁定最高20%的反傾銷稅,而中鋼這段期間已經由盈轉虧,這些特定鋼品中鋼早已低於成本價銷售。

然去年中鋼全面降價,下游業者仍批評「為時已晚」,凸顯國內市場價差結構失衡。據報導,中鋼內部人士坦言,即使課徵臨時反傾銷稅,中國鋼價仍低,稅率至少達50%才有效。此外,中鋼還須同時承受來自中國小鋼胚、韓國電磁鋼的傾銷壓力,以及明年即將實施的碳費衝擊。

讓中鋼公司回歸公司治理

工會強調,郭智輝的不當言行,不僅針對中鋼,也曾對台電員工放話「看不下去可以離開」,對核三議題說出「拿掉核三敦親睦鄰費看支不支持」,面對美國關稅問題更輕率表示「川普任期僅4年影響有限」「不一定不合理」,甚至直接問業者:「你們願意讓什麼?」完全忽視產業與勞工的實際困境,不思考解方,有失經濟部長的職責及政府支援的角色。

林明賢表示,中鋼長期以來獨自承擔政府政策風險,被要求讓利中下游,現今還要面對中國鋼鐵低價傾銷與碳費負擔,然政府在需要冤大頭時才想起中鋼,這種「軟土深掘」的行為,無異於動搖台灣鋼鐵產業這棵大樹的根基,工會再次強調臺灣傳統產業如今面對美國關稅衝擊,經濟部不應該只是出一張嘴,而是應該出具體且可行方案因應,同時中鋼現在面臨諸多挑戰,經濟部應該要讓中鋼公司回歸公司治理,並且應有具體政策工具協助中鋼能長期穩定發展。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中鋼集團企業工會 # 經濟部 # 中鋼 # 郭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