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林佳龍:台灣電子產業進軍美市場 扮演新南向、新東向關鍵樞紐

政治 黨政要聞
2025/05/02 12:15
法亞施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外交部長林佳龍昨出席半導體產業論壇指出,台灣電子產業35年前因成本考量「西進」中國,10年前面臨美中競爭壓力轉為「南向」,現在在「新東向」浪潮中,將透過「新雁行國際聯合艦隊」模式,進軍美國市場,將產業推上世界舞台。林表示,台灣將積極融入美國創新生態體系,推動組成「台美聯合艦隊」,實踐經濟日不落國願景,也為台灣外交增添助力。

外交部長林佳龍認為,台灣電子產業可成為連結「新南向」與「新東向」的交匯樞紐。資料照 林林攝 zoomin
外交部長林佳龍認為,台灣電子產業可成為連結「新南向」與「新東向」的交匯樞紐。資料照 林林攝

台北科技大學、台灣東南亞與南亞協會昨(1日)合辦「台灣、美國、東協印太合作艦隊:AI 與半導體產業前瞻論壇」,林佳龍出席分享台灣如何掌握「新東向」契機。

林佳龍指出,外交是國力的延伸,唯有爭取國人支持、凝聚共識,外交部才能善用社會力,來推動國家外交政策。AI 人工智慧是當前全球矚目的新興產業,掌握AI 科技,被各國視為經濟競爭力、保障國家安全的關鍵,因此競相投入資源爭取。

林佳龍出席論壇分享。取自林佳龍臉書 zoomin
林佳龍出席論壇分享。取自林佳龍臉書

他進一步說明,AI科技的三大支柱:「算力」、「演算法」與「大數據」,AI晶片與伺服器是實現AI科技的硬體基礎,亦是台灣電子產業的強項,凸顯台灣在「非紅供應鏈」上的戰略價值。

回顧產業發展歷程,林佳龍表示,台灣電子產業35年前因成本考量「西進」中國,約10年前,在美中競爭壓力下採取China+1策略,陸續前進東南亞、南亞及墨西哥等地建立生產線,這些投資和布局促台灣電子產業逐漸擺脫低毛利困境,邁向「高值化」發展,並建立Taiwan+N的全球化產業布局。

林指出,國家安全、國家利益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傳統自由貿易與市場經濟將面臨挑戰,對台灣而言,是挑戰也是難得機會。台灣電子產業在「新東向」浪潮中,可發揮以大帶小、軟硬體兼施、公私協力、內外循環的精神,透過「新雁行國際聯合艦隊」模式,進軍美國市場。

林佳龍表示,台灣電子產業在非紅供應鏈深具戰略價值。取自林佳龍臉書 zoomin
林佳龍表示,台灣電子產業在非紅供應鏈深具戰略價值。取自林佳龍臉書

林佳龍續指,善用當地技術、資金與人才,將台灣電子產業推上世界舞台,成為連結「新南向」與「新東向」的交匯樞紐,串連起美國、日本、歐洲及東南亞,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最後,林佳龍強調,台灣將持續順應 AI 科技的發展趨勢,積極融入美國創新生態體系,推動組成台美聯合艦隊,實踐總統賴清德的「經濟日不落國」願景,也為台灣外交增添助力。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林佳龍 # 外交部 # 半導體 # 新東向 #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