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發布財報提到匯率281次 一圖看懂台廠多在意台幣走強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儘管台幣已在近期回落、貶破30元大關,但之前歷史性的大漲已將匯率推升至2022年以來最強。《彭博》在今日(2日)刊出的報導中指出,台灣上市公司在Q2財報季期間,提及匯率至少281次,這至少是過去5年提到最多的一季,可見仰賴出口的台企有多在意台幣走強。

上市公司Q2財報季提及貨幣相關內容至少281次
台幣在5月初創下自1988年來最凌厲升勢,到7月3日創下的高峰比今年初時兌美元水準高出14%。
根據彭博彙整的數據,在第2季財報季期間,台灣加權股價指數(Taiex)中,至少有36家公司包括在法說會中,提及與貨幣相關內容至少281次,這至少是過去5年提到最多的一季。
■相關新聞:壽險業匯率避險成本已大幅下降 台幣貶破30好意外!市場回補美元空單

台幣升值對成衣與鞋類產業構成嚴峻挑戰
《彭博》指匯率對台企獲利的影響,即將在本季財報中開始顯現。台灣第3季財報季預計將於10月展開。
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基金經理Vivian Pai表示,規模較小、避險工具有限的企業,對台幣升值的抵抗力較弱;相較之下,像台積電和鴻海這類大型出口商,擁有更成熟的避險策略與多元營收來源,能更好應對匯率波動。
她指出:「隨著財報季到來,投資人應特別關注中小型股是否有針對匯率波動的評論。」
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師Marvin Chen指出,雖然台幣升值可能吸引資金流入、提振台股報酬,但對於出口導向的台灣經濟而言,也可能對企業獲利造成壓力。
彭博的數據顯示,自7月以來,由於匯率與美國關稅的不確定性,台灣企業的獲利成長預期已逐漸下調。
報導提到,成衣與鞋類產業面臨的挑戰尤為嚴峻。根據凱基證券分析師Jenny Liu領銜的報告,Nike供應商如儒鴻與台灣百和等,可能因匯率逆風與關稅壓力,在明年第1季前仍面臨獲利下滑的風險。這2家公司在第2季都因匯兌損失而導致獲利下滑。
壽險公司也是第2季受衝擊最嚴重的族群之一。富邦金與國泰金在第2季財報中分別因匯率因素導致獲利銳減80%與58%。不過,彭博分析師Steven Lam與 Joyce Ho表示,新契約壽險業務與資本利得可望部分抵銷匯損壓力。

IT公司抵抗力強 台積電、鴻海更能應對匯率波動
多家科技公司,如日月光投控與國巨,也在最新財報中提到匯率波動對營運造成干擾。國巨財務長甚至稱其為「極端」的匯率衝擊;日月光則指出,匯率變動導致成本與營收之間出現「短期錯配」。儘管如此,這2家公司都對未來持樂觀看法,預期毛利率將隨時間穩定下來。
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華碩表示,旗下所有產品線的基本營運仍維持正向。
富蘭克林坦伯頓投資組合經理Ferdinand Cheuk指出,儘管市場面臨挑戰,但具有定價能力的企業,仍能超出毛利預期,尤其是資訊科技領域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