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台灣高鐵寧靜車廂挨批「厭童」 沈慧虹澄清:針對大人「可控行為」
出版時間:2025/10/12 09:56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台灣高鐵自9月22日起實施「寧靜車廂」措施以來,近期在社會上引發討論,部分人士質疑該措施是否對攜帶幼童的家庭不友善。對此,交通部主任秘書沈慧虹於昨(11)日在個人臉書上發文,嚴正澄清外界誤會,強調寧靜車廂主要的規範對象是車廂內講電話、或使用3C產品卻不戴耳機等打擾其他旅客的行為。
寧靜車廂是針對成人可控行為
高鐵公司也一再重申,提升車廂寧靜度是針對這類「大人們自己可以控制的行為」。對於嬰兒、幼童或其他如疾病等明確因素而影響自主能力的旅客行為,服務人員一向秉持關懷,提供必要的協助與安撫。
童言童語並不吵鬧 成人講電話更大聲
沈慧虹在貼文中分享了她當日搭乘高鐵的親身經歷,證明外界誤解。她指出,去程南下車廂內雖有小朋友,但「稚嫩童聲並不吵鬧」。回程北上,她反而聽到後方有位外籍人士講電話的聲音。
她也觀察到,車廂內有其他小朋友與媽媽「小小聲的童言童語」,相信小孩子哭鬧並非父母所願,父母會盡力安撫,並體諒「帶小朋友出門本來就很辛苦」,呼籲父母不要因此感到壓力太大。

核心在於「互相尊重」
沈慧虹還貼出她拍攝放置在高鐵座位後置物袋內的宣導卡,所註明圖文寧靜車廂宣導文字都是針對講手機、電子產品須使用耳機、交談音量的勸導,絕無針對孩童音量,並補充說明,9月22日起放在座位後的小卡就是這樣的內容,10月份的高鐵刊物封底也是相同的,自始至終,一直沒有對親子不友善。
她總結,寧靜車廂的用意十分清楚,是針對大人們可自我控制的行為進行規範,而對於嬰幼兒或因病影響自主能力的旅客,高鐵都會提供必要的協助與安撫。她認為,這項措施的核心精神其實就是「互相尊重」,藉由自律行為,共同維持車廂寧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