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50年最差表現 投資人如何為美元走弱做準備?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渣打銀行財富方案全球首席投資總監布思哲(Steve Brice)今日撰文指出,2025年上半年,美元表現創下超過50年來最差紀錄,終結了美元長達數年的強勁走勢。美元於今年1月觸及高峰,相較於主要美國貿易夥伴貨幣的貿易加權貨幣籃子,經通膨調整後的幣值已從2011年7月的低點大幅升值近50%。未來幾年美元結構性走弱的趨勢,意味著投資人可能需要面對不同於過去15年的經驗,做出相應的投資規劃。

美元走弱的潛在影響
他表示,在討論美元走弱的影響前,先探討其背後的原因。第一個是美元評價面過高。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衡量標準,即便美元在今年初至今已出現跌勢,其「實質有效匯率」仍徘徊在2002年2月前波高點附近。
第二個原因是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數十年來,由於美國擁有深度資本市場、穩固的監管基礎設施以及可預測的政策制定機構,美元一直被視為全球最重要的儲備貨幣。然而,過去6個月,後兩項因素顯然受到相當嚴重的影響。
這並非表示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受到威脅,畢竟目前沒有明確的競爭者,但其優勢似乎正逐漸被削弱。第三個原因是美國的國際收支狀況。近年來,美國的國際投資淨部位急遽惡化。前總統拜登在新冠疫情後推出的財政刺激方案扮演了重要角色,這些措施創造了過剩的國內需求,導致經常帳赤字擴大。這表示美國必須吸引大量海外資本流入,才能阻止美元走弱。

對抗美元貶值積極投資
美元走弱對投資人意味著什麼?美元走弱對大多數投資而言通常是正面的;且非美國資產的表現往往可能會優於美國資產。因此,為對抗美元貶值,首要之務是積極投資,包括股票和黃金。美元走弱也支持降低美國股票的曝險,理由包含美股評價面偏高、美股在全球市值中佔比極高,以及美國關稅對企業獲利的不確定性影響。
畢竟,關稅成本將由多方承擔:(1) 必須降低價格以維持競爭力的出口商;(2) 必須吸收部分關稅、導致利潤率受損的美國生產商;(3) 支付更高價格的消費者。
然而,美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場和許多創新的發源地,且在美元走弱的環境下,美國股票的表現通常會優於美元走強時。因此,渣打仍維持對美國股票的核心配置,但同時也增加了非美國股票的配置,主要是透過提高對亞洲(不含日本)股市的配置。

股票不需匯率避險
第二個問題是,是否應該對投資組合中的美元匯率曝險進行避險?對於股票,通常不認為這麼做有意義,因為美元走弱可能提升美國企業的獲利,海外利潤在換回美元時會因為匯率而增加。
而對於美元計價債券和存款,答案則較為複雜。債券的潛在報酬通常低於股票,因此匯率波動對本國貨幣計價的報酬影響甚鉅。然而,必須將避險成本納入考量,建議採取穩健的方式,例如利用美元短期走強的機會來增加避險比例,將存款分散到不同貨幣是適宜之舉。

管理匯率波動也要管理情緒
管理匯率波動的最後一環是如何管理你的情緒。你的投資組合可能在某種貨幣下表現良好,但在另一種貨幣下卻不盡理想。他個人的管理方式是,長期以不同貨幣(例如美元、英鎊和新幣)來看待投資組合。
它能讓你了解有多少波動是來自匯率變動,避免因單一貨幣衡量的投資組合波動而反應過度,同時也能發現自己可能存在過度貨幣曝險。我們已很久沒經歷美元走弱的環境,然而當前僅須微調你的投資習慣,例如小幅減少美元資產的曝險,而不必進行徹底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