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去中化! 外媒曝特斯拉美國廠禁用中國大陸製零組件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根據《華爾街日報》獨家報導,特斯拉要求其供應商在美生產汽車時,不要使用中國製造的零組件,這是美中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又一例證。
知情人士透露,今年稍早時,特斯拉決定停止使用中國供應商為美國生產的特斯拉汽車提供零件。特斯拉及其供應商已經用其他地區生產的零件替換部分中國製造的零件。一些知情人士表示,特斯拉的目標是在未來1、2年內將所有其他零件都替換為中國以外地區生產的零件。
自從新冠疫情擾亂中國商品流通以來,特斯拉一直努力減少其美國車型對中國零件廠的依賴,促使其位於中國的供應商將零件生產轉移到包括墨西哥在內的其他地區。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在川普總統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高額關稅後,該公司加快削減中國零件的策略。
特斯拉高層因應美中貿易戰不確定性
中國是汽車零件(包括晶片、電池)和汽車內部材料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由於中國龐大的生產規模、較低的成本和走貶的人民幣,這些產品大多價格低廉。
《華爾街日報》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高層一直在努力因應美中貿易戰中關稅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使得特斯拉難以制定連貫的定價策略。
特斯拉的策略是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導致世界兩大經濟體脫鉤並重塑全球供應鏈的最新例證,許多美國公司在為美國市場生產產品時,都試圖排除中國製造的零件,或將生產轉移到中國境外,反過來,中國科技公司也將其供應鏈中的美國零件和技術剔除。
中國一度禁止安世晶片出口
由於汽車產業的供應鏈和業務具有全球性,受美中摩擦的影響尤其嚴重。今年春天,中國對汽車及其生產中廣泛使用的某些稀土和磁鐵實施出口限制,讓汽車製造商感到不安。最近,中國又禁止出口一家名為安世半導體(Nexperia)生產的汽車照明和電子設備半導體,導致汽車製造商難以獲得晶片供應。
安世是一家荷蘭公司,其晶片主要在歐洲生產,但最終從中國出口到世界各地,並在中國進行加工和封裝。荷蘭政府從中國母公司手中接管安世後,中國停止這些晶片的出口,安世的中國母公司已被列入美國貿易黑名單。
儘管在川普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上個月在APEC峰會見面後,北京已經允許安世晶片出口到一些海外客戶,但荷蘭和中國政府仍在就此問題爭論不休。
特斯拉上海廠有400家中國供應商
多年來,特斯拉在中國的供應商愈來愈多地向位於世界各地的工廠供應零件,一位常駐中國的特斯拉高層今年稍早表示,上海工廠擁有約400家直接的中國供應商,超過60家為特斯拉的全球生產提供零件。
特斯拉正努力尋找替代中國製造零件的產品,其中一種是磷酸鐵鋰電池。中國的寧德時代(CATL)一直是特斯拉磷酸鐵鋰電池的主要供應商。
直到去年,特斯拉還在美國銷售配備中國生產磷酸鐵鋰電池的汽車,但之後就開始停止,因為這些電池不再符合電動車相關稅收抵免的條件,也因為美國的關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