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光復洪災|中央證實有形成第二次堰塞湖風險 透過2措施防範

財經 產業脈動
2025/10/03 13:38
CC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花蓮光復鄉,災後迄今滿11日,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昨示警,山區上面還有2.51萬噸泥沙還沒下來,可能形成第二次堰塞湖,中央前進協調所副總協調官李孟諺說,確實有這樣的風險,將透過兩措施進行防範。

中央前進協調所副總協調官李孟諺說,確實可能形成第二次堰塞湖風險,將透過兩措施進行防範。李柏毅攝 zoomin
中央前進協調所副總協調官李孟諺說,確實可能形成第二次堰塞湖風險,將透過兩措施進行防範。李柏毅攝

李鴻源昨受國民黨團之邀,出席「花蓮光復災後,漫漫復原路怎麼走?」記者會,他提到,目前堰塞湖還剩下近600萬噸水,嚴格上不會造成立即危險,但這次崩塌造成的3.2萬的泥沙,還有2.51萬噸沒有下來,整個山壁不穩定,若再發生豪大雨或5級地震,第二次堰塞湖形成的可能性非常高。 

對此,農業部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例行記者會中表示, 目前都有人監視堰塞湖狀況,並沒有異狀,但不排除降大雨或是再降雨的時候,兩側的土會再崩塌形成堰塞湖,會持續積極監測。

最急迫是進行下游堤防加固

李孟諺則說,雖然目前堰塞湖水量大幅減少,約蓄水500多萬噸,但兩側還有崩塌的土石方堆積在山上,如果有地震或豪雨,確實有這樣的風險。目前除了水利署加固堤防,希望發揮一定的保護作用,最好在日降雨量達250至300毫米時,都不會有溢堤的情況發生,另外,也規劃第二道防線提供保護。

第二,在上游堰塞湖部分,請團隊研提可能方案,做相關溢洪道或排水設施,以防萬一再發生崩塌,能減少大量的水跟著泥沙下來,下周再與相關團隊討論

此外,會請農業部進行下游勘查,評估往上搭建15公里便道的可行性,這樣機具才有辦法運送上去進行後續處理措施。
他說,目前最迫切是進行下游提訪加固措施以保護居民安全,讓降雨時不至於溢堤,對居民安全造成傷害。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堰塞湖 # 馬太鞍溪 # 光復鄉 # 臨時土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