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人手不足仍收容450人!馬太鞍教會完成階段任務 即起停止災民、志工住宿
出版時間:2025/10/03 14:41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於9月23日溢流,洪水及土砂灌進光復鄉,造成嚴重死傷,數百人無家可歸。緊鄰馬太鞍溪的光復馬太鞍教會因位於較高,成為臨時收容所,上百名人員住在收容所內等待返家;災後10天收容人數從450多人降到20多人,教會宣布已成階段任務,今天起停止收容,成為著重醫療及心理輔導處所。

中央社報導,基督長老教會馬太鞍教會牧師楊阿華表示,教會不是縣府正式收容據點,第一階段緊急救災安置族人,連同受災戶、不敢返家住的族人、志工及工作人員,最多時收容人數一度達450人。
楊阿華指出,考量人手不足,縣府單位也設有5處收容地點,且收容災民家園陸續清理完成,鼓勵他們返家,到昨晚收容人數已下降到約25人,認為階段性任務已完成,今晚將停止收容災民。


楊阿華強調,經詢問收容災民,確實有些房舍受損嚴重無法居住,仍有住宿需求人數約3至5人,若真的有困難無法撤離至縣府處所,會繼續收容。第二階段教會將作為醫療站及兒少關懷據點,提供災民身心靈的慰藉。

縣府接手收容
花蓮縣政府原民處長馬呈豪說,部落自主成立收容處有馬太鞍教會及太巴塱教會,到昨天約收容30多人,都有持續與族人溝通,馬太鞍教會停止收容,已向族人溝通,會由縣府接手安置到收容處所。



門諾醫護站駐點至11日
門諾醫護站預計在馬太鞍教會駐點至11日,平日也會有行動醫療到不便前往的災民家中診療。醫師陳逸文說,最近發現受災戶間有類流感狀況,會持續關注。
陳逸文也提到,災難發生後災民注意力集中在恢復家園,等到家裡整理好,看到家裡空空的、回想起當時水災發生的情況,就會出現壓力大、睡不著或吃不下的症狀,需要長期諮商跟關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