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川普評美中經貿談判提「統一」前後文 美國務院重申:對台政策不變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中央社】美國總統川普周一(5/12)在評論美國最近與中國大陸的經貿會談時,使用「統一」一詞,引發譁然。對此,美國國務院重申,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

川普5月12日在一場內容廣泛的新聞記者會,談到美中官員上周末在瑞士日內瓦經貿談判取得的成果時,突然冒出引發議論的一詞。
在提及中國同意取消所有的非貨幣壁壘時,川普說道:「他們已同意開放中國,全面開放中國。我認為這對中國將是極好的,對我們也是極好的,我認為這對統一(unification)與和平非常有利。」
自1979年以來,美國對台海兩岸關係的一貫政策是僅「認知」,但未接受北京對於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立場,強調兩岸之間的任何分歧必須以和平方式解決,美國該政策也以《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與對台六項保證為為基點。近年則以各種作為強化台灣自我防衛的能力。
川普在使用「統一」一詞之前,提到在其前一次總統任期內美中曾準備簽訂貿易協議,其中包括中國將推行經濟體制改革的承諾,但中方突然收手。他對此表示遺憾,稱美國市場向來對中國幾乎沒有任何限制,但中國市場卻未對美國開放,而如果中國開放市場,會使兩國的做法更為一致(better unity)。
可能誤用的原因
這或許是他誤用了「統一」一詞的原因。目前也不確定川普所謂中方要全面開放的意思。
根據中央社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12日回應中央社提問時表示:「很明顯,川普總統是針對美中貿易關係的背景下發表講話的。」
國務院發言人並重申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聲明表示,「我們始終關注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並補充說,美國「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
中央社指,美國國務院的回覆與官網已下架的美台關係現況網頁一致,根據暫存網頁,國務院刪除美國長年來的立場「不支持台獨」,新增期待兩岸分歧「能以不受脅迫、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