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長觀點|美中達成協議代表貿易戰快落幕? 未來還須留意2大風險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美國跟英國率先達成貿易協議後,上周六與中國大陸開啟談判,昨天雙方也達成共識並宣布聯合聲明,將暫時降低對彼此產品的高關稅,美國在90天內把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從145%降至30%,同時間中國也把對美國商品關稅從125%降至10%,在美中也達成協議,是否意味著貿易戰衝擊已告一段落。

美國與英國達成協議的內容有限
Luminous Asset Management香港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表示,美國跟英國達成貿易協議,是在川普4月初宣布加徵關稅之後,白宮達成一系列協議的第一個,但協議的內容其實相當有限,美國政府同意撤回對英國鋼鐵跟汽車加徵的關稅,英國則答應買更多的波音飛機、擴大美國農產品的准入等,但是根據協議,大部分英國商品還是會面臨美國4月向各國開徵10%全球性關稅,這份協議沒有達到全面性貿易協議的水準,有經濟學家認為,象徵意義大於實質內容。
至於美國與中國於上周六正式舉行高峰會談,由於雙方都面臨內部壓力,像是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受到嚴重衝擊,4月對美出口下降超過20%,也有報導指出中國一些工廠面臨大規模停工;美國則面臨供應鏈中斷、成本上升問題,也讓雙方採取更務實的態度及立場去談判。
美國之前對中國輸美的商品課徵145%關稅,包括一開始因中國對芬太尼毒品的打擊不力,祭出20%關稅,加上34%的對等關稅,還有後續加徵的91%報復性關稅;中國對美國進口關稅是125%,差別在沒有20%芬太尼毒品關稅。
他認為,多數人一開始認為美中談判是一個好的開始,但並不預期短期內會有重大突破,可能一開始調降一點關稅,為雙方持續談判及廣泛的協商來鋪路。

美中達成協議超出市場預期
不過,在兩天的談判之後,美中周一發布聯合聲明超乎預期大逆轉,美國對中國的進口關稅降到30%,包括20%的芬太尼毒品關稅及10%的對等關稅,中國對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也降到10%。也就是說,除了20%的芬太尼關稅以外,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基本上已與全球其他國家10%關稅看齊,只要中國能夠提出比較有效、積極打擊毒品原料出口,20%的芬太尼關稅也有可能會被去掉。
陳彥甫指出,過去幾周,全球市場的走勢已反映對貿易協議抱持某種樂觀的態度,但是美中雙方願意大幅讓步,有助於兩國之間的貿易恢復流動,也讓市場的情緒大為振奮。
雖然說10%的基本關稅看起來是低消,哪個國家都逃不掉,英國沒有談下去,中國現在雖退回原點,但還是有10%的關稅,儘管美中只是初步協議,未來還有90天進一步談判,但若美中都能夠談下來,其他國家的談判就沒有談不出結果的藉口。

留意美國與歐盟及日本談判結果
周一晚上,美股上演慶祝行情,S&P 500、那斯達克指數都上漲3~4%,除了美中關稅下調之外,另一個讓投資人感到樂觀的是,看到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主導貿易談判,貝森特過去在華爾街的背景,讓他在這波關稅戰中一開始就抱持對市場較友善的立場,換句話說,換了一個比較成熟、理性的市場派來主導關稅貿易政策,讓投資人對接下來能陸續達成貿易協議比較樂觀。
不過,陳彥甫也提醒,未來不是說沒有風險,風險在於雖然現在看起來關稅有機會很快地降下來,但是可能會跟川普當初高喊說要降低貿易利差、復興美國製造業的願景有所衝突,後續還是要看中美的談判能夠取得多少實際進展,還有看川普是否哪天突然決定要介入,打翻之前對市場比較有利的立場,都需要持續觀察。
另外一個風險是,除了英國以外,美國是否能夠在接下來幾周跟其他貿易大國包括歐盟、日本等達成協議,這也是市場關注的重點,因為跟英國不一樣,美國對歐盟跟日本都有很大的貿易逆差,談判的難度會比英國高很多,這是接下來幾周需要關心的重點。
(出版時間 14:49,影片更新 18:21)
【編按】全球金融市場瞬息萬變,股匯債市牽一髮動全身,追蹤專家觀點掌握投資情報。《知新聞》每周推出《投資長觀點》專欄,邀請全球金融投資有10多年經驗的Luminous Asset Management(HK)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獨家專業精闢分析,讓讀者深入了解經濟情勢,掌握投資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