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四成國人體內塑化劑超標 常熬夜、壓力大、便秘提高曝露風險

四成國人體內塑化劑超標 常熬夜、壓力大、便秘提高曝露風險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環境荷爾蒙」與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可能干擾內分泌系統,進而影響生殖、神經與免疫功能。國內大型健檢中心調查發現,近四成民眾體內塑化劑濃度超標,醫師提醒,常熬夜、飲酒、壓力大、有便秘或腸道功能不佳、肥胖、有婦科疾病或內分泌失調病史者,皆會增加環境荷爾蒙暴露風險。
免巴氏量表請看護恐衝擊重症家庭 傷友嘆:真的不是要跟你們搶資源

免巴氏量表請看護恐衝擊重症家庭 傷友嘆:真的不是要跟你們搶資源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下月起80歲以上長者、70歲至79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族群,免巴氏量表評估即可聘用外籍看護,初估增聘的外籍看護人數約10萬。社福總盟等8大民團今(28日)疾呼,將導致重症家庭聘不到外籍看護,連機構恐怕也面臨衝擊,傷友感嘆憂心上路後的狀況,無奈表示「我們真的不是要跟你們搶資源」;勞動部與衛福部明天將共同召開記者會,並公布6大配套措施,包含綠色通道讓重症優先分流審查等。
天熱連情緒也中暑!研究:氣溫每升1°C 憂鬱風險升7%

天熱連情緒也中暑!研究:氣溫每升1°C 憂鬱風險升7%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大暑」過後氣溫節節飆高,有些人不只中暑、失眠,還出現心情低落、煩躁易怒、提不起勁的現象。精神科醫師表示,別以為只是太熱太累了,當心是「氣候型憂鬱」找上門。研究指出,一旦年均溫超過23°C,每上升1°C,重度憂鬱症風險將增加約7%,極端氣候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
孩子變家暴者!去年通報4253件 七成有特殊身心狀況

孩子變家暴者!去年通報4253件 七成有特殊身心狀況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統計,2020年至2024年未成年人傷害直系尊親屬之通報案件逐年增加,去年就通報4,253件,這類案件中的未成年常合併有自閉症類群障礙症、智能不足、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情緒與行為障礙,尤以國小階段相對嚴重,直逼八成。保護司呼籲,這類暴力恐持續惡化至成年階段,及早介入才能終止暴力循環。
別輕忽ADHD過動症!9.02%學齡童盛行 醫揭治療黃金期

別輕忽ADHD過動症!9.02%學齡童盛行 醫揭治療黃金期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這小朋友看起來「比較吵、比較不聽話」?《我們與惡的距離II》劇中角色胡冠駿,是一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者,他因家庭誤解、社會忽視,逐漸走向人際疏離與反社會傾向,引起一連串暴衝脫序行為,造成社會問題。恩主公醫院精神科主任蔡芳茹表示,雖然6歲至12歲以前是ADHD的黃金治療期,但臨床經驗顯示,「任何時候只要開始治療,都還來得及改善。」
車禍調解問對方「是男是女」!她精神受創求償 老翁為這句話慘賠6萬

車禍調解問對方「是男是女」!她精神受創求償 老翁為這句話慘賠6萬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基隆一名退休老先生2023年發生車禍,對造是一名女性,但調解時他拍桌向對方說:「這位先生還是小姐我不知道,你頭髮剪那麼短,口罩戴成這樣子,誰知道你是男生還是女生。」女子認為老翁言詞輕蔑且性別歧視,害她精神受創須到醫院求診,因此提出申訴並求償54萬元,基隆地院判老翁須賠償女子精神慰撫金及醫藥費共6萬餘元。
新冠重症8大警訊!14類人風險高 胸悶痛、呼吸喘立刻就醫

新冠重症8大警訊!14類人風險高 胸悶痛、呼吸喘立刻就醫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提醒,如有以下8個重症警示症狀任一種,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90mmHg或無發燒之情形下心跳>100次/分鐘,務必立刻就醫,兒童的警示徵象與成人不全然同,家長須多加留意。
買醬油迷路2小時!媽媽哭著守護 林彥宇成社工走出過動人生

買醬油迷路2小時!媽媽哭著守護 林彥宇成社工走出過動人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那天我要去家門口五分鐘路程的商店買醬油,卻分心追著蝴蝶、昆蟲跑,在社區迷路兩小時,媽媽默默跟隨在後不斷哭泣、憂心我的未來」,社工林彥宇分享過動症從小到大對他學業、人際關係、職場造成很大影響,「我一直想被認同和喜歡卻一直做不到,經常暗自哭泣」,大三實習讓他決定為自己負責、改變人生。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