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關稅分析|專家認為這原因比預期好 半導體若能拿到最低就是成功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 美國今宣布台灣暫時性關稅20%,台新新光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表示,剛開始看數字覺得很差,但仔細看內容,嚴格不能說失敗,比預期好,因為投資、開放市場都沒有包進去,關稅其實沒有那麼重要,真正重要的是232條款,半導體關稅才是台灣的命脈。總統賴清德記者會有說,就是要把半導體232跟對台關稅一起談,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談判的結果還算是可以接受,還算不錯,預期很好的。 2025/08/01 15:05 財經 國際焦點
丹娜絲颱風災情擴大 金融業加碼捐款逾2億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 7月6日丹娜絲颱風強襲台灣中南部造成重大災情,金管會轄下證券期貨相關機構包括台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期貨交易所及集中保管結算所,先前已捐助800萬元賑災。惟近日中南部持續豪雨成災,重創各地建設及居民生計,為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之精神,周邊單位再次合力捐助2000 萬元,撫慰受災戶度過艱難時刻。金管會表示,金融機構捐款總計2億0986.7億元。 2025/07/31 19:56 財經 金融保險
丹娜絲颱風|金融機構捐款1.28億 災民保費、貸款利息可緩繳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7月6日丹娜絲颱風重創台灣中南部,造成停電、路樹倒塌、淹水、交通中斷、民生設施受損等等慘重災情,多家金控與財政部所屬單位合計捐款已達1億2800萬協助賑災。財政部公股金融及非金融事業今宣布擴大捐款再增加5000萬元,加上原1600萬元,合計捐款金額達6600萬元。 2025/07/30 16:15 財經 金融保險
台新新光金掀券商大洗牌 同業揪財神廟祭超高手續費抵用金搶客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台新新光金控24日正式成立,原新光金旗下元富證券將併入台新證券,引爆國內券商版圖重新洗牌,兆豐證券火速宣布祭「手續費抵用金」搶客,凱基證券28日參戰,加碼聯名財神開基祖廟北港武德宮拚開戶數成長。 2025/07/28 13:57 財經 股市基金
台新人壽將發行新股併新光人壽 1股新壽換0.9349股台新壽 台新新光金今天表示,台新人壽與新光人壽分別舉行董事會決議通過,以換股方式進行合併,台新人壽將發行新股,以0.9349股普通股換得新光人壽1股普通股,取得新光人壽全部股權,新光人壽為消滅公司,存續公司台新人壽,合併後存續公司將更名為「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025/07/25 18:40 財經 金融保險
法人買105億!台積電平盤、鴻海小漲 台股收黑小跌9點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隨著美股續創新高,台積電ADR與輝達股價走揚,儘管投資人仍靜待川普宣布台灣對等關稅,不過,今天台積電開盤走揚,再度逼近歷史新高,鴻海也續攻,指數開盤一度上漲逾100點,逼近23500點。 2025/07/25 15:06 財經 股市基金
台新新光金控今正式成立!吳東昇出席祝賀 花籃透露兄弟大和解?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台灣金融業首次金控合意合併,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今日正式完成合併程序,總資產躍升為第4大金控公司,擁有千萬客戶及逾百萬股東。兩家金控合併後更名為「台新新光金」,新任董事長吳東亮開心與近千位貴賓慶祝,家族4兄弟中僅老四吳東昇出席,大哥吳東進派兒子吳昕東代表。 2025/07/24 19:14 財經 金融保險
吳火獅私生女爭百億遺產!生母出庭笑了 律師搬1句喊話吳東亮 【記者丁牧群、林志青/台北報導】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於1986年過世,外傳遺產超過百億元,但2004年爆出認祖歸宗官司,數案纏訟20年,法院最後認定吳火獅生前與女子陳麗如有一段情,陳麗如1984年生下女兒陳子婷,最高法院2024年針對「生父死亡後認領」訴訟,判決陳子婷為吳火獅親骨肉,全案確定。現年41歲的陳子婷日前提起分割遺產訴訟,士林地院今下午首度召開調解庭,歷時半小時結束,陳麗如步出法庭微笑表示,「大家都釋出善意」。 陳子婷委任律師陳明正表示,台新金與新光金今天正式合併,喊出的口號是「認真同行」,因此喊話董事長吳東亮,認真同行不是隨便講講的,「你的妹妹,如果說你沒有照顧她,那何來認真同行?」 2025/07/24 18:19 社會 法庭
法人買逾127億!鴻海漲4.8%、台新新光金殺6.3% 台股收漲55點 【于倩若/綜合報導】美國在貿易談判取得進展,與日本等國達成協議,激勵美股標普500與納斯達克指數周三再創新高,道瓊也大漲逾500點。台積電ADR與輝達周三收盤均彈逾2%。 而台股還在等川普公布台灣關稅,今早開盤後漲逾百點收復23400,台積電最高漲10元至1155元。 2025/07/24 15:30 財經 股市基金
今日精選|吳東亮「父訓16字」內部信曝光/校警轉大體老師「防腐技術員」祕辛 【知新聞編輯部/台北報導】每日一推《今日新聞精選》,帶您快速掌握台灣最新社會大小事、財經投資動態、國際情勢脈動、政治政策走向,以及生活消費情報,幫助讀者全面了解正在發生的焦點新聞。 2025/07/24 14:26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