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大男嬰染腸病毒1死1重症 流行期再延長至8月底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新生兒腸病毒流行期再延長一個月至8月底,國內上周新增1例死亡、1例重症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死亡的中部男嬰僅出生四天,出生時即呼吸窘迫轉到加護病房,不過後來肝指數和發炎指數上升、血小板低下,插管搶救不治。 2025/07/29 16:55 生活 醫藥
暑假情慾流動!4例30多歲男中鏢 3萬多人疫苗接種不完整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上周新增4例M痘確定病例,均為30多歲男性且皆未接種M痘疫苗,其中3例為本土(台北2例及台中1例),1例為自中國境外移入的台籍男,7月上旬發病,因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經疫調發現皆為散發病例。疾管署提醒有3萬多人未打第2劑疫苗,呼籲儘速接種獲得完整保護力。 2025/07/15 15:46 生活 醫藥
新冠死亡連5周破30例!重症每周破百例 出國旺季感染風險升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已經過了高原期,但連續5周仍然每周死亡30多例、重症破百例,處於相對高點,疾病管制署預估這一波新冠流行期至8月初,不過全球新冠疫情呈上升趨勢,正值暑假旅遊旺季,病毒傳播風險增加,民眾如有出遊計畫,建議出遊前儘速接種JN.1疫苗,以獲得保護力。 2025/07/15 14:53 生活 醫藥
新生兒腸病毒殺手延長流行至8月 今年5死均為伊科11型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新生兒殺手「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在6月中旬達到疫情最高點,家長仍不可鬆懈,疾病管制署預估,伊科病毒11型不排除延長流行期至8月,因為今年社區腸病毒中,伊科病毒占比持續排名第一。今年累計9例腸病毒重症(含6死),重症病例數仍為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佔6例(含5死)均為伊科病毒11型重症。 2025/07/08 16:12 生活 醫藥
M痘流行期來了 上周新增4例曾用交友軟體「與不特定對象親密」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國內上周新增4例M痘本土確定病例,均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居住縣市為北部3例及南部1例,經疫調發現皆曾透過交友軟體與不特定對象發生親密行為,其中3例未曾接種過M痘疫苗。各級學校陸續開始放暑假,疾管署提醒,暑期為M痘流行高峰期,提醒符合接種資格者儘速完成2劑M痘疫苗接種。 2025/07/01 15:01 生活 醫藥
新生兒腸病毒死亡個案再添一例! 北部男嬰出生6天亡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又添一死!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公布,北部一名男嬰出生4天開始出現嗜睡、活動力下降、發紺等症狀,隔日出現心搏過緩、呼吸困難轉至醫院,後經積極治療,仍不幸於發病第3天死亡,為今年第6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也是今年第5例死亡個案。 2025/07/01 13:44 生活 醫藥
新冠死亡39例創今年新高 1歲童咳一天就哮吼、肺炎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延續,雖呈緩降趨勢,惟仍於高原期,疾病管制署今(6/24)日提醒,新冠重症及死亡病例數仍多,上周新增39例死亡為今年單周新高。上周新冠併發重症個案有一位北部一歲女童,從未接種疫苗,咳嗽隔天就發燒、呼吸急促,就醫檢查有哮吼、肺炎,在加護病房治療後目前轉入一般病房。 2025/06/24 16:12 生活 醫藥
腸病毒疫情北升南降!4歲童併發急性肢體無力 國內7年首見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連續3周上升,疾病管制署發言人羅一鈞分析,疫情出現「北升南降」趨勢,高屏區就診下降,台北區和北區明顯上升。上周新增一例重症為中部四歲女童,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少見的急性肢體無力,為國內7年來首見,2003年曾有3例,所幸女童治療後肢體無力改善,已於今日(6/24)出院。 2025/06/24 14:49 生活 醫藥
今年新生兒腸病毒已4死 疾管署修正:媽媽染疫應停餵母乳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伊科病毒11型相隔7年來勢洶洶,今(2025)年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個案累計5例(含4死),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疾病管制署今日宣布修訂新生兒腸病毒臨床處置建議,如嬰兒未滿三個月,授乳母親若有腸病毒感染之虞,改為宜停止哺餵母乳,直至疾病康復為止。 2025/06/20 15:13 生活 醫藥
20多歲男染新冠14天亡 上周38死為今年單周新高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仍處高原期,上周新增38例死亡為今年單周新高,疾病管制署預估8月2日那周後脫離流行期。上周死亡個案年紀較輕的一位20多歲男性,無特殊潛在疾病,沒打最新疫苗,起初間歇性發燒跟嘔吐,後來肢體無力、嗜睡,診斷為腦炎,不幸在發病2周後因多重器官衰竭過世。 2025/06/17 18:25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