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準颱風「鳳凰」上看強颱!專家:非常偏近台灣東部 北北基今大雨特報

準颱風「鳳凰」上看強颱!專家:非常偏近台灣東部 北北基今大雨特報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中央氣象署指出,熱帶性低氣壓TD29估明(5日)可能成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預估TD29在中颱至強颱等級之間,各國模式模擬其路徑變數大,有部分顯示「非常偏近於台灣東部或東部外海」;氣象專家吳德榮說,25號颱風「海鷗」今將挾帶暴風致災雨,以中颱之姿登陸越南。
徐榛蔚堰塞湖報告挨轟「甩鍋」 議員:沒感謝季連成!狂肯定傅崐萁

徐榛蔚堰塞湖報告挨轟「甩鍋」 議員:沒感謝季連成!狂肯定傅崐萁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花蓮縣長徐榛蔚今天在議會進行馬太鞍溪堰塞湖事件專案報告,說明災前預防、保全戶劃定、溢流災情、災後救援等時間序,並希望各界團結。不過內容卻引起兩派不同看法,有議員認為說法甩鍋、卸責,「一直肯定傅崐萁,卻對總協調官季連成將軍一聲謝謝都沒有。」但也有議員認為救災不完美,但已盡力。
經濟部修法加強罰則嚇阻盜採土石!罰鍰提高2倍至千萬元 最重可處無期徒刑

經濟部修法加強罰則嚇阻盜採土石!罰鍰提高2倍至千萬元 最重可處無期徒刑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針對國內發生大規模違法採取土石情事,部分不肖人士藉此牟取不法利益,不僅嚴重破壞環境景觀,更危及公共安全,現有罰則顯難有效嚇阻違法行為。為強化國土資源保育及維護環境安全,經濟部推動修正「土石採取法」第36條,針對陸域未經許可採取土石情形加重處罰,以遏止盜採謀利、破壞環境的不法行為。該修正草案已於今日正式預告,目前徵求各界意見,以期完善法制作業。
有片|潰決前後畫面曝!燕子口堰塞湖13天拆彈成功 馬太鞍溪堰塞湖仍有隱憂

有片|潰決前後畫面曝!燕子口堰塞湖13天拆彈成功 馬太鞍溪堰塞湖仍有隱憂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歷時13天,昨天(29日)下午,解除警戒,立霧溪河道水位已回復正常,堰塞湖殘存土體及水體對下游已無致災風險,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宣告圓滿拆彈落幕。相較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因壩體仍未潰決,還有大量土砂堆積坡面,仍有隱憂。
有片|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幾乎完全潰決 湖水全數傾瀉而下

有片|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幾乎完全潰決 湖水全數傾瀉而下

【記者盧麗蓮、陳亮諭/綜合報導】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29日)指出,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昨(28日)因降雨,導致壩體原滲流處水量擴大並進一步沖刷壩體,今天湖水已引流至下游,緊急呼籲下游民眾及遊客切勿進入立霧溪河道及管制區。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監測顯示,燕子口堰塞湖水位從潰決到12時10分,40分鐘內下降約18公尺;觀察發現,堰塞湖壩體已幾乎完全潰決,湖水全數傾瀉而下,但因為防範得宜,立霧溪下游人員與設施均安,這讓林保署鬆口氣,「連日的壩體降挖與引流作業,終於加大溢流,讓大自然的力量帶走堵住河道的壩體了。」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水位穩定 廠商進場挖導流水道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水位穩定 廠商進場挖導流水道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目前情況穩定,根據林業與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24)日的監測結果顯示,堰塞湖水位高程為266公尺,距離壩頂溢流尚有3.37公尺的距離。堰塞湖的湖水面積為11公頃,蓄水量約191萬噸(滿庫為230萬噸),天然壩體積為32萬立方公尺。花蓮分署表示,堰塞湖水位穩定、壩體無異常,且壩體底部有穩定滲流現象。經逐日空拍照片比對,滲流情況並無加劇,因此對下游居民暫無直接威脅。不過,由於溪水仍持續從台8線靳珩隧道至魯丹橋溢流,該道路將持續維持封閉。
晴空匯火警調查報告曝!竹市府指揮失靈害死2勇消 監委也點名內政部

晴空匯火警調查報告曝!竹市府指揮失靈害死2勇消 監委也點名內政部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新竹市「豐邑晴空匯」集合住宅2024年5月26日發生火警,造成2名消防員李詠真、周立鑫殉職。時隔一年,監察院今公布調查報告,點名新竹市消防局未全盤掌握入室管制及人員資訊,且因建築結構、濃煙遮蔽等因素導致無線電通訊不良,延宕兩名消防人員搶救時機,要求新竹市政府、內政部切實檢討改進火場救災相關指揮調度、安全管制及無線電通訊不良等問題,並就本案火場致災原因切實檢討,以及對於既有建築物及既設用戶用電設備之公共安全管理,謀求具體因應作為。
雙北、宜蘭雨勢緩和!氣象署解除豪雨加強作業 未來一週北東仍有雨

雙北、宜蘭雨勢緩和!氣象署解除豪雨加強作業 未來一週北東仍有雨

【記者盧麗蓮、王良博/綜合報導】受到東北季風和低壓帶雙重影響下,北部、東北部持續降雨,其中大台北山區雨量明顯,從昨(21)日累積到今(22)日晚上8時,累積雨量逼近1500毫米。氣象署表示,北部、宜蘭及花蓮降雨逐步緩和,晚間9時解除豪雨加強預報作業,不過,未來一週仍有東北季風影響,北部、東部還是會降雨。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