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幕後|正國會拍板!林佳龍帶頭發文挺林岱樺 明知殺傷力逆風「為家人」

幕後|正國會拍板!林佳龍帶頭發文挺林岱樺 明知殺傷力逆風「為家人」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民進黨立委林岱樺涉助理費案等遭起訴,牽動高雄市長初選一局,從今年2月以來,林隻身苦戰,控訴政治干預司法、司法干預初選,並稱不會被「暗黑勢力」摧折意志,伴隨林岱樺造勢活動逼近,正國會前天經決策會議討論後,拍板聲援林岱樺,釋出暖流一舉引來網友熱烈迴響,負面評價居多,連正國會原屬意推出的北市議員參選人溫朗東,也為此退出派系、退出選舉。正國會掌門人兼外交部長林佳龍登高一呼聲援林岱樺,後續效應政壇都在觀察。
被前同志鄭麗文看衰2026 徐國勇舉民調數字:民進黨有信心一定贏

被前同志鄭麗文看衰2026 徐國勇舉民調數字:民進黨有信心一定贏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民進黨2026目標鞏固既有5執政縣市,並從國民黨手中奪回至少1縣市,不過前同志、國民黨新任黨主席鄭麗文喊話「光復」高雄、台南,看衰綠營選情,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今表示,民進黨的政黨民調贏國民黨,支持者信心現在全回來,有信心2026一定會贏。他強調民進黨有自己的節奏,每次選舉永遠跟人民站一起,有辦法因應鄭麗文不同傳統藍軍的選戰方式。
分析|「宜蘭輸不起」綠出奇招換政治素人上場 藍白合契機未到

分析|「宜蘭輸不起」綠出奇招換政治素人上場 藍白合契機未到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2026大選佈局,民進黨矢志奪回民主聖地宜蘭執政權,經黨主席賴清德私下使力,地方派系合力支持宜蘭信賴之友會理事長、律師林國漳,選對會也拍板徵召,而宜蘭縣黨部日前放榜三星鄉長、五結鄉長、羅東鎮縣議員參選名單,進度遠超前其他選區及藍白佈局。地方人士觀察,國民黨議長張勝德家族紮根深,但藍議會分裂,部分轉向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跟著跑拜會行程,選情尚未明朗,該人士認為待藍確定縣長人選後,才會跟民眾黨前立委陳琬惠談合作條件。
鄭麗文曾挺台獨、辣舞連戰 10件事看懂國民黨新主席

鄭麗文曾挺台獨、辣舞連戰 10件事看懂國民黨新主席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席選舉塵埃落定,民進黨出身的前立委鄭麗文打敗台北市前市長郝龍斌,成為國民黨新任黨主席,這也是國民黨有史以來,第一位曾擁有民進黨籍的黨主席、也是她自1996年國大選舉後,時隔25年再度打贏選戰。不過鄭麗文在此次選舉中充滿爭議,《知新聞》整理了鄭麗文的10件重要事蹟,供讀者一次瞭解這位國民黨的新任黨主席。
藍主席投票踴躍!粗估破5成 鄭麗文、郝龍斌陣營認「票數緊咬、有好有壞」

藍主席投票踴躍!粗估破5成 鄭麗文、郝龍斌陣營認「票數緊咬、有好有壞」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席選舉今登場,33萬黨員將決定帶領國民黨下一個四年的主席人選。組發會主委許宇甄表示,今天投票踴躍,投票率預計可達5成左右。郝營人士說,這次各地都有認真催票,但尚不知道自主黨員意向如何,不過投票率高應該是組織票有催出來;鄭營人士則說,評估在6都跟新竹市得票率應不錯,但雙方票數緊咬。
選前12小時爆內參「鄭麗文贏了」!黨中央怒駁斥 郝龍斌氣炸:惡意操作

選前12小時爆內參「鄭麗文贏了」!黨中央怒駁斥 郝龍斌氣炸:惡意操作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席選舉倒數不到12小時,就在候選人郝龍斌、羅智強舉行選前之夜之際,突然有份聲稱「藍營內部」最新民調流出,聲稱候選人鄭麗文取得32.4%支持度,郝龍斌則為21.6%,羅智強則是11.7%;更說扣除未表態樣本後,鄭麗文斬獲47.8%支持度,大勝郝龍斌31.9%。國民黨中央緊急發出聲明,駁斥黨中央自選舉截止至今,從未執行委託任何民調;郝龍斌辦公室則痛斥是惡意操作的民調。
國民黨主席封關民調曝 游盈隆驚嘆: 選情空前緊繃

國民黨主席封關民調曝 游盈隆驚嘆: 選情空前緊繃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席選舉倒數24小時,台灣民意基金會今釋出封關全民調,最欣賞主席候選人以郝龍斌24.2%奪冠,鄭麗文14.1%居次、羅智強9%第三;但在國民黨支持者中,鄭麗文最獲得欣賞、有28.6%、郝龍斌21.2%居次、羅智強17.8%第三;統派支持者中,也是鄭麗文最強、郝龍斌居次。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說,這訊息暗示,這是一次三足鼎立的國民黨主席選舉,選情空前緊繃,鹿死誰手,不到最後,不見分曉。
專訪|戰鬥藍收起拳腳 羅智強修《九陽神功》拚黨主席

專訪|戰鬥藍收起拳腳 羅智強修《九陽神功》拚黨主席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我想看我有沒有練成《九陽神功》」,羅智強笑著說這句話,語氣裡帶些自嘲,也像是提醒自己,作為戰鬥藍代表人物,如今卻在主席選戰裡選擇收起戰力。再過不到10天,擁有百年歷史的中國國民黨將迎來新任主席,這場看似平靜的君子之爭,實則暗潮洶湧,他接受《知新聞》專訪,從棄保耳語到避戰質疑,他一一接招,坦言選情逆風,但仍力拼逆轉勝,不僅是想替國民黨找回光榮感,更是為自己證明,戰鬥,更是一種修煉。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