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只有AI好」 台達電鄭平:產品線齊全下半年營運成長無虞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電源供應器大廠台達電(2308)董事長鄭平表示,「今年其實只有AI好」,但美國大型CSP(雲端服務供應商)資本支出持續,公司相關產品包括電源、散熱,基本上產品線滿齊全,可望繼續受惠AI需求,因此預期公司下半年營運成長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2025/08/01 08:15 財經 產業脈動
AI巨頭微軟財報有多好?竟將市值推上4兆美元 財務長為這事無奈喊「天吶」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AI巨頭微軟(Microsoft)今晨發布的財報,將其市值推上4兆美元,成為繼輝達之後,第2家破4兆美元公司。微軟公布Azure等雲端服務的年營收,首度突破750億美元,並預期本季資本支出將超過300億美元創紀錄。 2025/07/31 11:45 財經 國際焦點
Meta微軟財報佳!盤後飆11%和8% Fed如預期未降息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Meta與微軟在美股周三收盤後發布的財報都優於預期,盤後交易股價各飆逾11%和8%,微軟市值更跟進輝達突破4兆美元大關。稍早美國聯準會(Fed)則如市場預期宣布維持利率在4.25%~4.5%目標區間不變,主席鮑爾並暗示尚未準備好降息。 2025/07/31 06:44 財經 股市基金
鴻海曝為何與東元攜手合作? 結合雙方優勢將AI資料中心變模組化產品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鴻海(2317)與東元電機(1504)今(30日)宣布,經雙方董事會決議,將發行新股進行交換,以1股東元換0.305股鴻海,成為策略聯盟夥伴,結合2家公司在機電與資通訊的優勢,朝向AI資料中心建置標準化與模組化的發展,攜手開拓全球廣大的AIDC商機,未來也將持續探索在鴻海聚焦的3+3+3領域擴大合作的可能性。 2025/07/30 18:06 財經 產業脈動
東元結盟鴻海將發行2.37億股新股!市場憂股權遭稀釋 公司這樣回應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東元電機(1504)與鴻海科技集團(2317)今(30)日共同於證交所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雙方董事會已通過換股案,將透過股份交換方式建立策略聯盟夥伴關係,攜手搶進全球AI資料中心(AIDC)快速發展所帶來的龐大商機,未來,雙方也將進一步探索於鴻海「3+3+3」策略聚焦領域中的多元合作可能。 2025/07/30 16:40 財經 產業脈動
聯發科Q2每股賺17.5元 Q3因上半年提前拉貨營收約季減7~13%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聯發科技(2454)今舉行法說會,其中,第2季營收1503.69億元,季減1.9%,淨利280.64 億元,季減 5%,每股純益 17.5 元,低於上季的 18.43 元,營收和獲利衰退主要是受新台幣升值影響。展望第3季,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表示,對天璣 9500 與 GB10 的量產感到振奮,預期 AI 平板與車用晶片的成長動能將延續至第3季,不過,由於部分需求已提前至上半年顯現,導致季節性有別以往,預期第3季營收將較第2季下滑7%至 13%。 2025/07/30 16:19 財經 產業脈動
投資長觀點|輝達短期看不到烏雲 黃仁勳成新一代美中潤滑劑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輝達H20晶片恢復在中國銷售,上周Google也調高資本支出,帶動輝達股價頻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4兆美元,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頗有取代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成為華府最具影響力科技巨頭,未來輝達營運是否一片順境看不到任何烏雲? 2025/07/29 15:43 財經 投資長觀點
6月景氣燈號續呈綠燈!批發零售業轉呈黃藍燈 因進口車交車遞延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國發會今公布6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29分,較上月減少2分,燈號續呈綠燈。其中,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轉呈黃藍燈,主因進口車交車遞延影響;加班工時隨企業觀望國際關稅政策變動,拉貨潮逐漸收斂,轉呈綠燈。另領先指標續為下滑,同時指標仍呈上升,顯示當前國內景氣穩定成長,但須密切關注後續變化。 2025/07/28 17:51 財經 產業脈動
關稅風險逐步釋放 富邦投信董座對台灣稅率下調持審慎樂觀看法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富邦投信今舉辦「富邦雙核心戰略多重資產基金」產品發表會,宣布將於8月4日正式募集。面對全球地緣風險升溫與主要經濟體關稅政策變化,富邦投信董事長黃昭棠表示,針對近期美國、日本與歐盟紛紛將部分產品關稅調升至10%-15%,黃昭棠分析,雖然細節仍待觀察,但政府正在積極爭取有利條件,「若談判空間成熟,台灣關稅未來具備往下調整的可能,我們對此持審慎樂觀看法。」 2025/07/28 16:02 財經 產業脈動
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成立 彭双浪看好機器人將成為各行業最可靠助手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台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今(22日)舉行成立大會,台北市電腦公會(TCA)理事長彭双浪表示,近年AI技術突飛猛進,機器人已經不只是工廠自動化的標配,更開始走進醫療、農業、餐飲、零售,乃至城市治理的各個角落。無論是無人載具,服務型機器人,移動型機器人,協作型機器人,還是四足或人形機器人,只要搭載強大的AI演算法與感測技術,就能成為各行各業最可靠的助手,為人力短缺、產業升級,帶來新的解方。 2025/07/22 12:17 財經 產業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