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ro獲尹衍樑力挺!大股東將挹注25億元銀彈 姜家煒真除執行長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Gogoro 董事會今 (16) 日宣布,鑒於經營團隊今年在改善財務結構和組織運作上繳出亮眼成績,大股東承諾新一輪投資,將於 2026 年完成增資 25 億元新台幣。同時,代理執行長姜家煒真除為 Gogoro 執行長。 2025/09/16 19:20 財經 產業脈動
公館圓環地下道積淹水!北水處證實配水管漏水:今可完成修復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公館圓環9月13日凌晨正式動工拆除,第一階段先進行公車地下道封填,但近日有民眾發現出現積淹水狀況。對此,北水處說明,因配水管漏水,預計今可完成修復;新工處表示,目前正在進行抽水作業,抽完水後就會繼續灌漿,評估工程不會受影響。 2025/09/16 15:03 生活 交通
公館圓環拆除動工了!上班首日交通狀況曝光 交工處:車流大致順暢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公館圓環9月13日凌晨正式動工拆除,第一階段進行公車地下道封填,今(15)日迎來首個上班、上課日,交通狀況引發關注。台北市交工處表示,已採上下游路口公車專用道與一般車道號誌時相分離,確保公車仍可維持先行,替代動線只有永福橋車流比平常稍多,但仍可正常行駛,整體交通車流狀況尚於預期範圍內;北捷也統計上午6時至9時,進出站一端為萬隆站以南等7站之運量約為4.6萬人次,較9月份同日增加約1100多人次,整體疏運狀況良好。 2025/09/15 14:00 生活 交通
懶人包|公館圓環開拆!存廢吵20年 65天交通黑暗期來了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公館圓環」將正式走入歷史!不但長期為交通事故最嚴重路口,更連續7年位居熱點第1名,也讓交通問題成為一大隱憂,存廢爭議也多次引發討論,直到2025年才正式決定拆除。台北市長蔣萬安拍板9月13日正式動工,填平車行地下道、移除現有圓環,並改造為正交路口,兩階段工期65天,預計11月16日完工;但引發議員、民團、居民三方反彈聲浪,台北市交通局則澄清,公館圓環拆除並非倉促決策,而是長達20年的討論成果,基於安全至上與專業審議原則,決定推動正交路口改造,預估可減少高達63%事故發生。 2025/09/14 16:54 生活 交通
獨家|公館圓環開拆首部曲!灌漿填平地下道 如4.5個泳池重壓捷運綠線頂板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台北市公館圓環9月13日凌晨開拆,分兩階段先封填下方公車專用地下道再拆除圓環,此7岔路口將出現2個月交通黑暗期,官方鼓勵改搭捷運。負責施工的新工處說,填滿地下道將灌進1.1萬立方公尺混凝土,約4.5個標準奧運泳池容量,工區下方為捷運綠線,經土木技師計算填平負重在安全範圍,施工期會進行變位監測,一旦捷運頂板有擠壓變形跡象會立即停工,研商其他更安全工法。 2025/09/14 16:54 生活 交通
公館圓環凌晨開拆了!工程車進場填平地下道 民團集結抗議、警民爆衝突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公館圓環」今(13)日凌晨0時正式動工拆除,第一階段將填平車行地下道,接著才會移除圓環,並改造為正交路口,12日晚間23時50分左右,工程車陸續進場,準備進行第一階段填平地下道作業;但公民團體發起「守環行動:圓環走讀」活動,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張志豪也到場力挺,眾人集結圓環張貼抗議看板,更在現場與警方僵持不下,一度爆發衝突。 2025/09/13 09:32 生活 交通
達運光電捲中科院洩密案! 女董座160萬交保 【記者林志青/桃園報導】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鵬園院區智慧型監控指管系統網電基礎工程」標案資料驚爆外流,桃園地檢署檢察官4日向桃園地院聲押中科院資訊通訊研究所林姓技術師(36歲)獲准後,10日搜索上市公司達運光電(8045),約談董事長陳碧霜(68歲)及陳姓女協理(56歲)到案,昨天(11日)深夜複訊後,依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向桃園地院聲押禁見。桃園地院開庭後,裁定女董160萬交保、陳姓女協理60萬交保。 至於檢方是否抗告,待研議後決定。 2025/09/12 20:18 社會 法庭
汎銓半導體展首秀矽光子檢測技術 佈局4大動能邁向黃金20年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汎銓科技( 6830)今年參與國際半導體展,以「驅動未來檢測新世代」為主題,亮相矽光子檢測技術專區,董事長柳紀綸表示,汎銓強勢聚焦「前瞻布局矽光子與CPO的研發與量產分析技術」、「建置滿足埃米世代先進製程材料分析需求的SAC-TEM 分析平台」、「持續擴大AI專區服務國際IC大廠」、「擴張美國、日本與中國深圳三大據點布局,厚植全球市場競爭力」4大競爭優勢,並為未來黃金20年打下有利發展基礎。 2025/09/11 16:30 財經 產業脈動
林智勝新任務隨一軍協助張建銘 別叫我「林教練」:叫Faki就好 【記者毛琬婷/台北報導】結束長達22年的職棒生涯,林智勝成為「林教練」後,預計先跟隨一軍、協助打擊教練張建銘,幫助一軍年輕球員讓他們在場上可以發揮;林智勝則表示,現在也還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教練這分工作,「就是努力去試,看會不會變成我的興趣。」 2025/09/10 17:24 體育 野球天地
2035年每10名長者有1人失智 專家:40歲是預防黃金期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衛福部最新調查調查,台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已達近8%,且2035年有近10%的長者,可能與失智症共存。國衛院攜手各方,年底將發布首份《台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呼籲40歲起即為失智預防黃金期,提出顧腰圍、控血糖、壓不衝、脂不高、腎要好等「護腦五守則」。 2025/09/10 16:20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