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直擊|童子賢現身天母國小投票 指「台灣最大問題不是缺電、是缺不排碳的電」

直擊|童子賢現身天母國小投票 指「台灣最大問題不是缺電、是缺不排碳的電」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核三公投今(23日)登場,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上午出門投票受訪時表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昨天提到希望台灣能探索各種形式的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和核能都是很好的選擇,童子賢認為,「黃仁勳講話很簡潔,他認為核能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能源選項」,「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不是缺電,台灣缺的是不排碳的電。」
小紙箱晶片抵上百個貨櫃成衣!童子賢籲賴政府積極 靠台積電讓「姓川的」忌妒

小紙箱晶片抵上百個貨櫃成衣!童子賢籲賴政府積極 靠台積電讓「姓川的」忌妒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跟民進黨立委莊瑞雄,15日晚間在電視發表會精彩交鋒「核三重啟」與否,今早童子賢出席民眾黨記者會細數OpenAI、Google、微軟、Meta、Amazon都投注核能發展研究、購買核電,台灣為什麼要落後,台灣從靠香蕉、鳳梨、成衣賺一點點外匯,好不容易走到台積電替台灣帶來競爭力,「讓那個姓川的男人嫉妒」,他強調,台灣的科技進步本仰賴電,供應足夠、不排碳的電,是先進國家的象徵。
核三重啟難題|不是「再開機」就行 專家:技術可行但卡這關

核三重啟難題|不是「再開機」就行 專家:技術可行但卡這關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隨著核三重啟公投最後一場辯論會昨天結束後,攸關核三廠是否延役,將在8月23日公投中交由全民決定,不過,即使公投通過重啟,但專家指出,並非單純「再開機」即可,還涉及技術、安全、法規、成本與社會接受度等多重挑戰,且即使技術可行,仍需經過繁複的程序與政策決策,核電才能重新加入供電行列。
核三公投辯論5|童子賢:核電經濟實惠 可補貼健保財務破洞

核三公投辯論5|童子賢:核電經濟實惠 可補貼健保財務破洞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和碩董事長暨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今(15日)表示,什麼是價格合理、經濟實惠的電力?資料顯示,台電購買風力發電一度比核電貴了5.17元,台電購買太陽光電一度比核電貴了3.45元。核能發電經濟實惠,四十年替台灣經濟貢獻良多,我們怎麼忍心污名化核能。
核三公投辯論5|童子賢:每一度低碳電都珍貴 讓核電來幫忙

核三公投辯論5|童子賢:每一度低碳電都珍貴 讓核電來幫忙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和碩董事長暨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童子賢今(15日)表示,台灣如果核二、核三存在,馬上可以貢獻額外的10-11%的不排碳發電,馬上可以把台灣的成績提升兩倍上來,不排碳發電可以上升到24%。台灣因此可以脫離放牛班。童子賢強調,每一度不排碳的電都很珍貴,讓核電來幫忙。
核三公投辯論5|童子賢:政治不難、良心而已 核能不難、理性科學而已

核三公投辯論5|童子賢:政治不難、良心而已 核能不難、理性科學而已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童子賢今出席核三重啟公投意見發表會,他表示,我身處在總統府的氣候變遷委員會裡面,有一種很不錯的感受,就是台灣的民主氣氛非常的濃厚,我們一起任副召集人還有鄭麗君副院長,我也很清楚,她對核電的態度跟我是不一樣的,也就是兩個副召集人,各自站在一個不同的角度。
打臉賴清德!童子賢下重話:非核家園落後世界潮流 讓台灣競爭力變差

打臉賴清德!童子賢下重話:非核家園落後世界潮流 讓台灣競爭力變差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灣邁入非核家園達數月,民眾黨提出「重啟核三」公投案,盼核電起死回生,公投8月23日投票前將進行5場正反方辯論會,民眾黨今舉行記者會邀集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等5位正方代表,聯合宣示「更好的台灣,我同意!」童子賢說「非核家園到了應該轉彎的時候」,非核家園讓台灣能源韌性、產業競爭力變差,也讓民生用電負擔變重,已經違反科學理性,落後於世界潮流。
核三廠歸零1|從10大建設榮景到廢核四!47年核能時代終結 供電難題來襲

核三廠歸零1|從10大建設榮景到廢核四!47年核能時代終結 供電難題來襲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屏東恆春核三廠2號機預計2025年5月17日停止運轉、18日凌晨起除役,台灣將正式邁入「非核家園」。核電走過47年歷史,曾占全台發電量逾五成,如今歸零,替代能源是否足夠,成全民關注焦點。《知新聞》規劃專題,帶讀者回顧核電廠從十大建設的驕傲,到核四停建的爭議,在半導體及AI資料中心龐大用電需求下,台灣未來如何穩定供電、避免缺電危機。 搶在核電除役前,立法院2025年5月13日通過《核管法》修正草案三讀,讓法定運轉期40年最長可延長20年。但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修法通過不代表核三廠2號機5月18日後可繼續運轉」,仍需經3年半安全體檢程序。 專家示警,核電歸零後的結構性問題,數據表面看起來供電無虞,實際上夜間風險巨大,加上再生能源發展進度也令人擔憂,原訂2025年達20%目標,2024年卻僅達11.6%,短期要補足廢核後的電力缺口不太可能。
核電歸零4|核能退出電力版圖 再生能源與天然氣真能撐起台灣供電?

核電歸零4|核能退出電力版圖 再生能源與天然氣真能撐起台灣供電?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核三廠2號機將於5月17日除役,屆時核能正式從台灣的發電結構中退場。根據台電資料,2024年發電量為2514.4億度,其中火力發電量占比達82.1%,包括燃煤31.1%、燃油1.4%、燃氣47.2%、汽電共生(不含垃圾及沼氣)2.4%等,再生能源(含水力及汽電共生中之垃圾及沼氣)占比為11.9%,抽蓄水力1.2%,儲能電池0.1%,核能為4.7%。儘管核能比重不高,但火力發電所造成的排碳,也成為台灣發電最大的問題。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