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大體老師3|AI無法取代!捐贈條件曝光「家屬捨得」最重要 醫學生時時感恩

大體老師3|AI無法取代!捐贈條件曝光「家屬捨得」最重要 醫學生時時感恩

【記者林志青/桃園報導】《孟子‧公孫丑上》記載,曾子對子襄說,聽聞孔子提到真正的大勇,就是合乎義理,即使面對千萬人,仍勇往直前。時至今日,有群人看透生死,想要在身後助人,因此生前簽下「遺體捐贈解剖志願書」,同意在臨終時,將一身皮囊捐給醫學院,供醫學生上解剖課使用,儘管面對千萬刀剮,仍堅持用身體展示人體奧妙。這群人也是醫學生行醫路上的第一個病人,透過解剖過程,直接感受生命與死亡,進而反思人生。這群人我們稱他--「大體老師」。
換我們當李元瀚的光!台電人員殉職留2幼女 他捐1個月薪水「供大學學費」

換我們當李元瀚的光!台電人員殉職留2幼女 他捐1個月薪水「供大學學費」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台電人員不眠不休連夜搶修,台電員工李元瀚搶修過程中遭電擊,昨天家屬忍痛拔管、捐贈器官遺愛人間。台電發出感謝信,總統賴清德將頒發褒揚令,感謝李元瀚無私奉獻精神。不過由於李元瀚年僅36歲,殉職留下2幼女,立委鍾佳濱由於父親也是台電人員,特別感同身受,宣布捐出1個月薪水,希望拋磚引玉,能分擔遺族的經濟壓力,讓李元瀚的2個女兒不用擔心未來念到大學的學費,「過去,台電基層員工確保了家家戶戶的燈火;這次,換我們扮演照料殉職者遺族的光。」
鼻酸片|台電員工遭電擊拔管器捐!父淚曝放手決定 哽咽:爸爸永遠以你為榮

鼻酸片|台電員工遭電擊拔管器捐!父淚曝放手決定 哽咽:爸爸永遠以你為榮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台電人員不眠不休連夜搶修,36歲員工李元瀚卻於15日傍晚遭電擊命危,送醫搶救6日,家屬忍痛放棄急救,沉痛決定拔管器捐,遺愛人間。柳營奇美醫院今上午召開記者會,李爸爸悲痛表示,這段時間痛徹心扉,不忍心再看著孩子延長痛苦,只希望他平靜走完這一段路,保有最後的光榮和尊嚴,化小愛為大愛,遺愛人間。李爸爸並哽咽向兒子喊話,「爸爸愛你,爸爸永遠以你為榮」,令人鼻酸。
有片|36歲李元瀚殉職器捐!醫護列隊鞠躬:一路好走 台電車隊護送「任務結束」

有片|36歲李元瀚殉職器捐!醫護列隊鞠躬:一路好走 台電車隊護送「任務結束」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台電人員不眠不休連夜搶修,36歲員工李元瀚卻於15日傍晚遭電擊命危,送醫搶救6日,家屬忍痛放棄急救,決定器捐遺愛人間。李元瀚上午7時20分宣告死亡,家屬、親友到場送別,場面哀戚。 移靈車隊於上午11時離院,醫護團隊列隊鞠躬,高喊「一路好走」,對遺愛人間的風範致上最高敬意;台電也出動人車送這位因公殉職的同仁最後一程,引領回台電嘉義區處,象徵任務結束。
台電員工遭電擊器捐 陳文茜1句話引淚:這一生,你付出的都是不認識的人

台電員工遭電擊器捐 陳文茜1句話引淚:這一生,你付出的都是不認識的人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台電人員不眠不休連夜搶修,卻發生搶修過程中遭觸電憾事,台電李姓員工家屬以忍痛放棄急救,將於今天拔管 、捐贈器官遺愛人間。對此,媒體人陳文茜感性地道謝,「這一生,你付出的都是不認識的人。」「今天是你的忌日,也是我們永遠記住你名字的日子。」讓網友看了眼泛淚。
遭電擊台電員工拔管器捐 賴清德哀悼!將頒褒揚令感謝無私奉獻

遭電擊台電員工拔管器捐 賴清德哀悼!將頒褒揚令感謝無私奉獻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丹娜絲颱風過後,36歲台電員工李元瀚在嘉義縣義竹鄉搶修電力時遭高壓電電擊,送台南奇美醫院搶救,總統賴清德上周(16日)前往醫院探視、慰問家屬,經6天搶救未見起色,家屬決定拔管器捐,遺愛人間。賴清德聞訊後深感不捨,也對家屬決定感佩不已,總統府表示,賴清德將頒發褒揚令,感謝李元瀚無私奉獻精神,希望其專業、堅毅與良善繼續流傳人世,對台灣社會帶來更多啟發。
連醫師的最後一堂課「不想變形離開」 愛女憶台大安寧終點前20天

連醫師的最後一堂課「不想變形離開」 愛女憶台大安寧終點前20天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我爸是一個要瀟灑、要帥氣的人」,演奏家兼作家連純慧談起父親,這位面對惡疾時對自己寬容、也對家人溫柔的「連醫師」,眼神中是同樣的柔軟;爸爸長期在自己的中醫診所宣導安寧緩和與器官捐贈等議題,死亡也從不是成長過程中的禁忌話題,父親曾說,如果有一天面對惡疾就不要再急救、「一根管都不准上」,所以他台大安寧病房最後10天自己決定自然停止進食,走的前一天還洗了一次澡,「像他自己想要的,漂漂亮亮、乾乾淨淨的。」
器捐中心還原北部醫院器捐爭議:心臟跳停才手術「絕未活摘器官」

器捐中心還原北部醫院器捐爭議:心臟跳停才手術「絕未活摘器官」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近日有檢察官、法醫與北部某醫院針對器官捐贈程序發生爭議,器捐中心董事長李明哲今日(6/12)親自還原始末,強調本案在醫療、倫理與法律三面向皆符合法規與專業原則,唯在與司法機關初步聯繫階段,檢察官與法醫不熟稔心臟死後器官捐贈流程有時間急迫性而產生認知落差。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