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有片|上游持續降雨!燕子口堰塞湖溢流加大恐潰決 林保署籲「下游人車淨空」

有片|上游持續降雨!燕子口堰塞湖溢流加大恐潰決 林保署籲「下游人車淨空」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一帶17日發生大量土石崩落,導致立霧溪河道受阻形成堰塞湖,25日起進行降壩工程,成功引流。林業保育署今天持續降挖燕子口堰塞湖壩體,由於下午4時起因立霧溪上游持續降雨,導致壩體原滲流處水量擴大並進一步沖刷壩體,可能造成壩體破壞或潰決,引發下游水位抬升。
連日雨彈襲汐止!康寧街土石崩塌、樹倒滿地泥流 工務局急搶修

連日雨彈襲汐止!康寧街土石崩塌、樹倒滿地泥流 工務局急搶修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連日來受東北季風及颱風風神外圍環流影響,新北市遭雨彈襲擊,造成部分山區及低窪地區積淹水嚴重。今天凌晨汐止區康寧街及福德一路口土石坍塌、樹木倒塌,泥水佈滿路面,影響人車通行。新北市工務局表示,在施工團隊搶修下,已初步恢復車輛通行,後續市府將會同專家學者研議擋土牆及邊坡穩定方案。
低海拔燕子口堰塞湖「太魯閣全區封園」!雪羊轟荒謬 內政部:料敵從寬

低海拔燕子口堰塞湖「太魯閣全區封園」!雪羊轟荒謬 內政部:料敵從寬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一帶17日發生大量土石崩落,導致立霧溪河道受阻形成堰塞湖,內政部深夜急通知「太魯閣山區民眾快撤離」,太魯閣國家公園緊急封園,禁止民眾入園及靠近警戒區域。不過,山林作家雪羊質疑,竟為海拔300公尺的堰塞湖危機,封閉毫無關聯的3000公尺高山區域。對此,內政部表示,主要是考量崩塌預估土石量龐大、地震頻繁,以及交通動線不穩定等因素。
太魯閣堰塞湖!崩塌多為大理石花崗岩 溢流難成土石流「初估安全」

太魯閣堰塞湖!崩塌多為大理石花崗岩 溢流難成土石流「初估安全」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一帶10/17大量土石崩落,導致立霧溪河道受阻形成堰塞湖,內政部深夜急通知山區民眾撤離,太魯閣國家公園封園中,中央前進協調所今(10/19)表示,太魯閣堰塞湖崩塌土質多為大理石、花崗岩,溢流不太會發生泥流、土石流,未來縱使發生溢流,初步評估還是屬於安全。
燕子口堰塞湖降挖引流!馬太鞍溪為何不能挖 農業部給3答案

燕子口堰塞湖降挖引流!馬太鞍溪為何不能挖 農業部給3答案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花蓮縣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昨(17日)因生大量土石崩落,致立霧溪河道受阻形成堰塞湖,太魯閣國家公園全區緊急封閉,今(18日)經專家評估後將進行壩體降挖減災工程,反觀馬太鞍溪堰塞湖卻無法降挖引流,農業部給答案,主要因壩體規模、 環境與可到達性可到達性、處理困難程度等3大差別。
有片|燕子口堰塞湖水從公路溢流!下游風險趨緩 太管處:危機仍未解除

有片|燕子口堰塞湖水從公路溢流!下游風險趨緩 太管處:危機仍未解除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一帶昨(17日)大量土石崩落,導致立霧溪河道受阻形成堰塞湖,內政部深夜急通知「太魯閣山區民眾快撤離」。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持續監測,目前整體流勢平穩,堰塞湖對於下游風險已降低。但太魯閣國家公園表示,燕子口堰塞湖危機未解除,持續封閉園區,禁止民眾入園及靠近警戒區域。
太魯閣國家公園急公告全面撤離!花蓮新堰塞湖「每小時上升70公分」 

太魯閣國家公園急公告全面撤離!花蓮新堰塞湖「每小時上升70公分」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一帶今天(10/17)上午發生大量土石崩落,導致立霧溪河道受阻形成堰塞湖,現場水位持續上漲,每小時上升70公分,有隨時溢滿潰決可能。花蓮縣府預估今日18時至22時立霧溪河水將溢淹至台8線175.5k路段,呼籲鄉親避免再進入太魯閣,已在山上者以及其下游鄉親,請盡速離開,請下游部落居民提高警覺,並配合相關部門各項撤離措施。
花蓮新堰塞湖滿水位達270萬噸 專家示警!若潰決「錦文橋水位恐上升5公尺」

花蓮新堰塞湖滿水位達270萬噸 專家示警!若潰決「錦文橋水位恐上升5公尺」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一帶今天(10/17)上午發生大量土石崩落,導致立霧溪河道受阻形成堰塞湖,現場水位持續上漲,每小時上升70公分,有隨時溢滿潰決可能。陽明交大團隊估算,滿水位約270萬噸,若潰決水流約在50分鐘後抵達下游錦文橋,河床水位恐上升約5公尺。下游影響戶數近300戶,已陸續撤離。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