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滿月4|大體修復師三度重返光復 帶著神明託夢的任務 【記者賴昀岫、林林/花蓮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滿月後,光復鄉仍在復原。這段時間,許多「鏟子超人」、「怪手超人」前來協助,也有專為他們服務的「志工的志工」。不少人由「衷心蓮盟」召集人顏維勳號召、統籌分配;災後三度前往花蓮的他透露,這一次是帶著一項「任務」而來。 2025/10/29 17:19 生活
非洲豬瘟|憂不知情下觸法!豬場特約獸醫師嘆「情義已盡」:不再跟畜牧場簽特約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台中市養豬場上周檢出非洲豬瘟病毒,台中市府疫調卻多次回歸校正,台中地檢署為釐清相關法律責任,昨(28日)天傳訊陳姓豬農父子、賴姓動保處人員,以及紀姓特約獸醫師,訊後4人皆請回。紀姓特約獸醫師今天在社群無奈發文抒發心情,談到當初陪著養豬戶一步一腳印,打疫苗、宣導、一直到拔針、到非疫區,認真做好第一線獸醫人員的本分,也還原事後豬農解釋未通知他是因為「不好意思麻煩」,紀姓獸醫師認為「情義已盡」,明年起不會再跟畜牧場簽特約獸醫師,並婉拒市府動保處的懇託。 2025/10/29 15:15 社會 地方大小事
現身松山慈祐宮!徐榛蔚喊不畏外界打壓抹黑 感謝傅崐萁助光復重建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松山慈祐宮今(29)日舉辦「恭祝天上聖母重陽飛昇1038週年三獻大典」,松山慈祐宮及林秋慧師姐共計捐贈電冰箱1120台,給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洪災災民,並由花蓮縣長徐榛蔚親自代表受贈;台北市長蔣萬安也感謝松山慈祐宮第一時間捐出1250萬元,給予最即時、最實質的幫助,期盼災區早日復原重建。 2025/10/29 14:13 政治 首都風雲
分析|「宜蘭輸不起」綠出奇招換政治素人上場 藍白合契機未到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2026大選佈局,民進黨矢志奪回民主聖地宜蘭執政權,經黨主席賴清德私下使力,地方派系合力支持宜蘭信賴之友會理事長、律師林國漳,選對會也拍板徵召,而宜蘭縣黨部日前放榜三星鄉長、五結鄉長、羅東鎮縣議員參選名單,進度遠超前其他選區及藍白佈局。地方人士觀察,國民黨議長張勝德家族紮根深,但藍議會分裂,部分轉向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跟著跑拜會行程,選情尚未明朗,該人士認為待藍確定縣長人選後,才會跟民眾黨前立委陳琬惠談合作條件。 2025/10/19 17:24 政治 黨政要聞
韓國瑜超直白國慶致詞一次看 當賴清德面斥「大罷免撕裂社會」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今天是中華民國114年國慶日,國慶大會主席韓國瑜致詞時,不僅飆唱費玉清的《國恩家慶》,也直言在中華民國和同胞同結一心下,行程隔絕萬難的金盾,保障近70年安定繁榮。但他也提到,台灣現在需要修復,除了因受水患風災仍在重建的中南部鄉下、股市漲破26000點,月薪不到31K的低薪族超過120萬,還有被光電板破壞的山林良田、黑心商人非法開挖的美濃大峽谷、被大罷免撕裂的台灣社會,被去中化激化的戰爭機率、被意識形態拖累的能源政策、被關稅犧牲的台灣未來,都是一旦潰堤足以讓台灣滅頂的隱形堰塞湖。 2025/10/10 10:30 政治 黨政要聞
獨家|災區情報!「鏟子超人」快失業了 中秋連假出動須知 【記者吳慧玲、林志青、李柏毅/花蓮光復鄉報導】教師節3天連假12萬人湧入光復鄉,面對即將到來的中秋連假,估將湧入數萬志工,讓中央應變中心總協調官季連成政委提前喊話,居家清理已完工,急需水電、泥作、木工專業超人支援,其餘別在連假進災區。《知新聞》採訪團隊在災區10天的最新觀察,這呼籲等同宣告,「鏟子超人」階段性任務已完成。 2025/10/03 19:08 生活
淡水棄屍|9旬婦失蹤月餘陷膠著 媽祖給5聖筊!3天後紅樹林尋獲遺骸 【記者林志青/新北報導】家住淡水的93歲王奶奶上月8日突然失蹤,警方獲報展開追查,監視器拍下殷姓陸配疑用行李箱棄屍畫面,家裡內外卻找不到打鬥痕跡及血跡,棄屍地點也沒有斬獲。就在案情陷入膠著之際,專案小組8月23日前往淡水福佑宮祈求媽祖指引,獲得連續5個「聖筊」;26日紅樹林沼澤地找到王奶奶的骨盆骨。警訊後,將殷女依遺棄屍體罪嫌函送士林地檢署偵辦。 2025/09/19 13:25 社會 突發現場
淡江大橋合龍|以核電廠水準焊接耐用120年 交通部邀全民明年5/9走上「最紅直播」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橫跨淡水河、連接新北市淡水與八里的淡江大橋今(9/16)舉行合龍儀式,交通部長陳世凱大讚淡江大橋是台灣最紅直播主,因為每天都有民眾在直播,對外界質疑為何要等明年5月才通車,因為要做為使用年限120年的橋,除了焊接以核電廠水準施工,整個閉合完工後仍有很多工序要完成,大橋依雲門舞集設計,5/9通車典禮進會邀請上橋表演,也邀請全國民眾來走這座橋。 2025/09/16 13:58 生活 交通
昔被戲稱「選舉浮上,選後沉下」!淡江大橋合龍了 林佳龍越洋分享喜悅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新北市淡江大橋今早舉辦合龍儀式,交通部長任內多次進工地、參與主橋塔奠基的外交部長林佳龍表示,這座曾被戲稱「選舉浮上來、選後又沉下去」的橋梁,經過多年努力,終將走向完工,自己正在歐洲訪問無法親臨現場,但心中跟大家一樣滿懷喜悅。 2025/09/16 09:27 政治 黨政要聞
淡江大橋合龍2|2026年5月通車!耐用120年抗7級震 超強工法揭密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淡江大橋完工後將成為世界最大跨徑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為讓其優美豎立在淡水河口的嚴峻鹽害環境下,工程採用多重防護措施,包括抗氯離子滲透混凝土、鍍鋅鋼筋、耐候鋼材以及橋墩塗層保護,並搭配監測系統,使用年限高達120年,另外,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發生頻繁,淡江大橋為防震設下3道防線,可承受7級地震。 2025/09/16 08:02 生活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