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有片|盧秀燕宣佈不選國民黨主席 回應朱立倫:不宜指定、欽定參選

有片|盧秀燕宣佈不選國民黨主席 回應朱立倫:不宜指定、欽定參選

【陳力維、王煌忠/綜合報導】大罷免全盤皆墨,最終以31:0收場,昨(8/23)晚國民黨召開記者會時,黨主席朱立倫正式宣布交棒,更懇請台中市長盧秀燕接任下一任主席重擔,承擔主席重責大任。不過盧秀燕今天中午出席大台中商業會理監事授證典禮,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正式作出回應,宣布不參選國民黨主席,並回應朱立倫「不宜指定、欽定參選」。
朱立倫要盧秀燕接黨魁!學者揭背後「兵法」盤算 她驚喊:不是以退為進

朱立倫要盧秀燕接黨魁!學者揭背後「兵法」盤算 她驚喊:不是以退為進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大罷免塵埃落定,國民黨以31:0完封全勝。黨主席朱立倫昨正式宣布交棒,並懇請台中市長盧秀燕接任下一任主席重擔。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教授曲兆祥認為,朱立倫「以退為進」,施壓盧秀燕「恭請」朱立倫連任,這對下任黨主席重新建立權威很有幫助,不過中山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則認為,朱立倫應該是真想要休息,大罷免畫上漂亮句點,追求漂亮下台。
分析|大罷免如「縣市長類初選」 江啟臣、林思銘、楊瓊瓔過關拚2026

分析|大罷免如「縣市長類初選」 江啟臣、林思銘、楊瓊瓔過關拚2026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7藍委今順利挺過823罷免,其中新竹縣立委林思銘、台中立委江啟臣、楊瓊瓔,都被視為是藍營2026縣市長潛在人選,這場罷免投票將是最新民意的檢驗,同時也是逐鹿百里侯的前哨戰,不過文化大學教授曲兆祥提醒,罷免畢竟和選舉不同,尤其初選更會受到黨內派系勢力影響,今天的結果和明年初選只能說有間接影響,仍要持續觀察。
分析|藍贏罷免吃大補丸?2026恐分白一杯羹 學者勸朱立倫「此刻交棒最美」

分析|藍贏罷免吃大補丸?2026恐分白一杯羹 學者勸朱立倫「此刻交棒最美」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史無前例的大罷免,首波24+1戰役以藍白零失守坐收。然而即將到來的國民黨主席改選,學者一致呼籲現任主席朱立倫交棒,「這是卸任最美的時刻」,罷免成功並不代表藍營支持者認同朱立倫和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的「朱傅體制」,更不代表2026地方選舉、2028總統選舉穩了,另外國民黨也勢必要投桃報李給民眾黨,在縣市議員選舉上禮讓席次。
分析|國民黨挺過大罷免!這4人是關鍵 學者勸未來別太囂張「選民會討厭」

分析|國民黨挺過大罷免!這4人是關鍵 學者勸未來別太囂張「選民會討厭」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首波大罷免塵埃落定,國民黨以「零失守」之姿成功守住24席藍委,跌破外界眼鏡。學者分析,藍營勝出關鍵在於盧秀燕、蔣萬安、韓國瑜組成的「黃金三角」策略奏效,民眾黨黃國昌開闢「還柯文哲公道」第二戰場牽制民進黨。反觀綠營和罷團整合失靈,動員乏力,加上罷免理由不足,在藍營優勢選區難有作為。不過學者也提醒,儘管勝選,但國民黨若走向激進,恐引發鐘擺效應,「選民絕對不喜歡驕傲的政黨跟政治人物」,若要為未來的地方和總統選舉佈局,更應回歸理性中庸之道。
周末精選|總預算刪太過!監督不成反內傷 學者:罷免潮無法避免

周末精選|總預算刪太過!監督不成反內傷 學者:罷免潮無法避免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立法院21日通過2025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總計歲刪除約2,075億、凍結2600億,總預算歲出從編列的3.1兆降為2.9兆,創下史上最高刪減紀錄。過程中朝野高度對立,審查瑕疵不斷,相關政治效應仍餘波盪漾,更激起雙方「大罷免」情緒。學者直言,國會監督天經地義,且分立政府下本就可預期預算刪減較多,但今年部分提案明顯有報復性,也刺激大罷免潮,未來政治對立僵局仍是難解。
民主基金會新執行長出爐!廖達琪是韓國瑜總統大選智囊 林佳龍昨推薦她現契機

民主基金會新執行長出爐!廖達琪是韓國瑜總統大選智囊 林佳龍昨推薦她現契機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台灣民主基金會董事會今天(9/25)通過執行長由代理執行長廖達琪出任,政大教授盧業中任副執行長。基金會董事長韓國瑜特地在臉書發聲,指年初以來執行長人選一直都是朝野針鋒相對的戰場之一,直到昨天上午外交部長林佳龍向他建議中山大學教授廖達琪,才有變化契機,四年前總統大選中,廖達琪幫助他的外交板塊出謀劃策、裨益良多。
國會大亂朝野立委開撕! 學者促賴清德迅訪韓國瑜解圍

國會大亂朝野立委開撕! 學者促賴清德迅訪韓國瑜解圍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520就職演說期待政黨合作,翌日,朝野立委就為了《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法二讀吵得不可開交,本該進行逐條討論的二讀會,淪為一場冗長議事程序表決,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解讀,賴清德試圖要放軟,呼籲在野黨置國家利益為優先,也盼全民力量給在野黨壓力;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廖達琪直言,藍綠殺紅眼了,重新打開討論空間的可行方案,就是賴清德拿出高度,以黨主席身分前往拜訪立法院長韓國瑜,化解國會糾葛。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