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高端、國光與進口廠牌差異 適用對象保護力一次看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公費流感疫苗本月正式開打,首波接種對象包含65歲以上長者、6個月以上幼兒、中小學學生等,昨(10/1)日首波接種者逾26萬人,是去年2倍以上。而隨著接種展開,再次引起民眾對於流感疫苗廠牌選擇、保護力相關的討論。由於流感具有傳染力強、可能導致重症或死亡的風險,且病毒株容易變異,因此全球皆建議民眾每年都應接種疫苗,以維持保護力。 2025/10/02 16:31 生活 醫藥
光復鄉明起開打流感疫苗 居民、志工、國軍皆納施打對象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今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表示,因應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災後的衛生需求,光復鄉將於明日(10月1日)起開始施打流感疫苗。總協調官、經濟部次長賴建信說明,本次疫苗施打由衛福部和花蓮縣衛生局合作辦理,施打對象除了光復鄉民外,也納入協助災區救災的志工、國軍及各單位人員。他提到,光復鄉民若因證件遺失或未在造冊名單內,僅需報出身分證字號即可核對施打。 2025/09/30 13:22 社會 地方大小事
連假兒童急診暴增!流感「一個月中2次」原因曝 明起公費疫苗開打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家長噩夢就是孩子生病,教師連3天連假才結束,醫師曝不少流感患者,不少人會誤以為是一般感冒,甚至有人在一個月內感染2次A流,明天(10/1)公費流感疫苗開打,醫師呼籲快帶孩子接種,因應接下來中秋節及雙十連假。 2025/09/30 11:28 生活 醫藥
憶兒車禍重傷救回 台大外科主任陳晉興誓培育救命好醫師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如果沒有外科,我可能5歲就離開了」台大醫學系學生葉亮均回憶,當時流感導致心衰竭,緊急接受開心手術才救回來,外科給了她第二個生命。台大外科部主任陳晉興每年為住院醫師招募不遺餘力,透露兒子19歲車禍重傷送到醫院那一刻,讓他更深刻感受到每天都在救別人的摯愛,訓練出可讓病人託付生命的好醫師成為他的使命。 2025/09/19 10:36 生活 醫藥
8天大新生兒染伊科病毒不治 估10月上旬進入腸病毒流行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上周新增1例新生兒感染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後死亡,為北部未滿月男嬰,出生後第7天出現低體溫至急診就醫,發現有黃疸、肝指數上升、血小板低下及代謝性酸中毒等疑似敗血症徵候,收治加護病房治療未改善,次日不幸死亡。開學後腸病毒風險上升,疾管署預估十月上旬進入腸病毒流行期。 2025/09/16 14:24 生活 醫藥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威脅持續 2嬰住加護病房2-3周未脫險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新生兒感染腸病毒併發重症風險持續,上周新增2例出生8天和5天新生兒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已經住院2-3周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疫調發現,父母親在生產前都有一些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疑似症狀。因此,生產前14天至生產後如有出現發燒、呼吸道感染、腹瀉等疑似症狀,儘速告知醫師。 2025/08/19 15:08 生活 醫藥
四天大男嬰染腸病毒1死1重症 流行期再延長至8月底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新生兒腸病毒流行期再延長一個月至8月底,國內上周新增1例死亡、1例重症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死亡的中部男嬰僅出生四天,出生時即呼吸窘迫轉到加護病房,不過後來肝指數和發炎指數上升、血小板低下,插管搶救不治。 2025/07/29 16:55 生活 醫藥
新生兒腸病毒死亡個案再添一例! 北部男嬰出生6天亡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又添一死!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公布,北部一名男嬰出生4天開始出現嗜睡、活動力下降、發紺等症狀,隔日出現心搏過緩、呼吸困難轉至醫院,後經積極治療,仍不幸於發病第3天死亡,為今年第6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也是今年第5例死亡個案。 2025/07/01 13:44 生活 醫藥
台中今年首例!4歲女童突無力肢體麻痺 腸病毒重症確診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市清水區一名4歲女童,出現急性無力肢體麻痺,疑似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經中央實驗室檢驗昨天(23日)確定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經治療已順利出院,為台中市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確診,衛生局提醒,腸病毒傳染力極強,特別是5歲以下幼童為高風險族群,預防關鍵在於「勤洗手」與「環境清消」,家中應定期消毒幼兒常接觸物品,成人返家前也應先更衣與正確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共同守護兒童健康。 2025/06/24 20:40 生活 醫藥
新生兒腸病毒增2死!伊科型隔7年來勢洶洶 7月底前提高警戒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新生兒染腸病毒新增2例死亡、1例重症,均為感染伊科病毒11型,疾病管制署今日(6/17)表示,2例僅出生3天大和6天大嬰兒在加護病房搶救近一個月,不幸敗血症休克過世,新增1例重症為出生3天男嬰,目前敗血症在加護病房治療,請家長和醫療機構7月底前提高警戒謝絕訪客,成人別抱親新生兒。 2025/06/17 14:28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