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再喊話陸方停止襲擾作為 「善盡大國責任」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答詢提及,「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暗示自衛隊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相關發言刺激北京的敏感神經,中國海警局在沖繩縣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周邊展開巡航,中日局勢緊張,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今表示,外交部和日台交流協會保持密切聯繫,中國近年在東海、南海、台海的大規模軍事及灰色地帶襲擾,已嚴重破壞區域穩定,呼籲中方善盡大國責任,停止相關作為。 2025/11/18 12:43 政治 黨政要聞
4千噸巡護船下水!首艘原民族「西拉雅」命名 管碧玲:對歷史記憶的定錨 【記者曾伯愷/台北報導】海巡署昨天舉行「嘉義級巡防艦第4艘台北艦成軍暨高緯度遠洋巡護船第1艘命名下水聯合典禮」,對於首艘由總統以原住民族「西拉雅」命名的4000噸級巡護船其象徵特殊意義。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致詞表示,以原住民族群中的平埔族群名稱,這樣的命名,是對臺灣土地最深的敬意,也是對歷史記憶的定錨。 2025/11/02 12:08 社會
獨家|海巡人員赴陸禁令加嚴!被爆全面列管疑「接近戒嚴」 海巡署回應了 【記者曾伯愷/台北報導】中國大陸對台灰色襲擾日趨嚴重,近來不少海巡人員遭對岸吸收洩密,影響國安,也因此行政政院海洋委員會海巡署針對海巡人員赴中禁令加嚴,《知新聞》收到海巡人員爆料,指過去僅限「涉密、涉安」人員禁止赴陸觀光,但海巡內部近期下令,除「涉密、涉安」,其餘人員皆列為「涉兩岸人員」,除在陸有四等親內親屬,需探視處理死亡、或進行業務交流等規定,否則禁赴陸,質疑「接近戒嚴時期」。 對此,海巡署回應,此項行政命令不包含士兵及一般工友職務人員,現職及退離職未滿3年者得以探親、探病、奔喪、因公或轉機,仍可檢附資料申請進入中國大陸。 2025/07/22 17:48 社會
藍明擬砍1500億國安預算 國防部急示警:恐難趕上威脅變動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明擬在立院闖關4100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立法院長韓國瑜今下午將召集朝野協商。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表態,有關國土防衛韌性1500億特別預算,放在有關經濟、關稅貿易振興方案,牛頭不對馬嘴。國防部今則發布2點聲明,稱因應區域局勢動盪與敵情威脅,若僅以年度預算挹注,難趕上威脅變動,唯有透過特別預算快速籌獲,方能在關鍵時刻維持國軍戰力。 2025/07/03 13:49 政治 黨政要聞
偷渡陸客廣布15省「說辭同一套」 管碧玲:不排除系統性操作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中國大陸籍一對宋姓父子5月中旬「投奔自由」,搭乘僅3公尺長的橡皮艇橫跨台灣海峽,從桃園觀音海水浴場沙灘上岸,引發熱議,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今(28日)受訪直言,所謂的偷渡客不排除背後有系統性操作可能,而這些都屬於兩岸「灰色襲擾」事件中,需加以防範。 2025/05/28 14:20 政治 黨政要聞
賴清德啟動院際協調!召五院院長共商國是 侯友宜籲先解決這問題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啟動院際協調權,今天下午3時許召集五院院長,在總統府內共商國是。為此,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上午出席樹林區行動治理座談會議表示,解決大家最關心的民生問題,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2025/02/10 16:05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