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轉不開瓶蓋才知肌少症!老婦跌倒粉碎性骨折 簡單3招保肌力

轉不開瓶蓋才知肌少症!老婦跌倒粉碎性骨折 簡單3招保肌力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68歲曾女士過去沒有運動習慣,肌力隨著年紀增長流失而不自知,突然有一天發現走路感到吃力,連瓶蓋都轉不開,還因為肌力不足跌倒導致脛骨粉碎性骨折,才開始正視骨質疏鬆及肌少症問題。醫師建議,快走、爬樓梯、深蹲等簡單動作,攝取足夠蛋白質並多曬太陽、避免久坐都有助於延緩肌少症。
治療脊椎退化特材變便宜!健保給付2成費用 下半年上路

治療脊椎退化特材變便宜!健保給付2成費用 下半年上路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治療脊椎退化疾病使用「脊椎間體護架(CAGE)」,有助人工骨與自體骨融合得更好,現行健保已全額給付PEEK材質、後開術式,但副作用較小的鈦金屬、混合材質或其他術式須自費,為了減輕病人負擔,健保會決議將原本須全額自費的CAGE改為自付差額,健保給付20%費用,民眾可省下2萬到9多萬元,預計今年下半年上路,一年約1萬人受惠。
身體像被分兩半!35歲工程師罹罕病 2大壞習慣釀禍

身體像被分兩半!35歲工程師罹罕病 2大壞習慣釀禍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35歲林先生為電腦工程師,多年來反覆頸部痠痛,曾接受傳統脊椎整復,但未見改善,近來突然惡化為劇痛伴隨左手無法握力拿東西、左腳走路會腿軟、右腳對溫痛沒感覺,天冷洗熱水澡無感,就醫診斷出罕見急性脊髓病變「布朗-斯奎爾德症候群」,推估是長期久坐和姿勢不良造成椎間盤退化與破裂。
精準醫療新利器!AI無標記動作捕捉 助診治神經退化疾病

精準醫療新利器!AI無標記動作捕捉 助診治神經退化疾病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科幻電影成真!陽交大團隊打破傳統動作捕捉系統需要昂貴設備和專門空間,只需幾台高解析度相機,受試者無需穿戴感測器或貼任何標記物,穿著日常服裝即可完成運動數據捕捉,這項技術應用潛力大,包括優化運動員訓練、運動傷害復健,並成為神經退化性疾病診斷與治療的重要工具。
蔣萬安又閃到腰!八成姿勢不良 年過40歲脊椎退化風險增

蔣萬安又閃到腰!八成姿勢不良 年過40歲脊椎退化風險增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北市蔣萬安又閃到腰,今天原訂行程全取消在家休息。復健科醫師表示,八成以上閃到腰或背痛都是姿勢不良引起,曾經受傷、40-50歲以上脊椎逐漸退化且肌肉無力對脊椎保護減少,更容易閃到腰,非碰撞的急性拉傷可以熱敷、綁束腰、躺著休息,觀察1-2天未緩解甚至惡化應就醫。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