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恐發陸警!颱風鳳凰強風豪雨虐台 光復鄉災區「1條件民宅」納強制撤離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下游的光復鄉,目前災區仍在復原階段,如今颱風鳳凰預計下周將影響台灣,而且鳳凰有越來越大的趨勢,估10日發布海警、11日發陸警。光復鄉公所已召開整備會議,向受災戶宣導做好防颱準備,上次水淹超過1.5公尺民宅,就算有2樓也要強制撤離。 2025/11/07 19:57 社會 地方大小事
東元挺花蓮! 捐300台電視助居民生活復原與重建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底溢流潰壩,造成重大災情,為協助居民生活復原與重建,東元家電和品牌代言人陳傑憲於六日前往花蓮,捐贈花蓮縣政府和花蓮光復國中棒球隊共300台電視,以實質物資援助方式,幫助受災家庭與學校儘速恢復生活。 2025/11/07 16:32 財經
花蓮洪災|「小沂」家人控補助金、家電被房東領走 惡意鎖門窗終止租屋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於9月23日發生洪災,造成下游光復鄉嚴重死傷,其中,6歲女童「小沂」被姑婆、姑爺捨命舉上屋樑獲救,夫妻倆卻不幸被惡水吞沒,姑婆夫婦義舉感動全台,然而,如今卻傳出令人遺憾的糾紛。女童小沂的家人林姓受災戶指控,房東在洪災後惡意終止租屋合約,並將租屋處門窗鎖起來,甚至涉嫌領取受災戶的慰助金和捐贈家電,導致實際受災的房客一家無法領取補助。林姓受災戶研議對房東提告。房東一家則駁斥指控,稱尊重房客提告自由。 2025/11/06 18:20 社會 地方大小事
光復災民快看!馬太鞍溪災後重建條例三讀通過 上限300億元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造成19死憾事,立法院今三讀通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匡列上限300億元預算協助災民重建,明定災後重建將於2027年3月31日完成,但特定重大重建項目則施行至2030年12月31日止。 2025/10/31 11:41 政治 黨政要聞
光復滿月7|家具業者繞半個台灣馳援數百床:能幫鄉親是我們的榮耀 【記者賴昀岫、林林/花蓮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滿月後,光復鄉居民仍心有餘悸,例如身為年邁公婆照顧者的阮小姐,在堰塞湖尚未真正被處理好之前,甚至不敢住在一樓,且洪水來得兇猛,家具家電都毀於一旦,所幸有佛光山的捐贈;此外,也有許多家具業者看到災民的困境,募集200多套床組,準備發給經濟弱勢戶,就算忙到只睡2小時仍覺得開心。 2025/10/31 07:43 生活
馬太鞍溪災後重建條例拍板!朝野共識明拚三讀 預算上看300億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提出「樺加沙暨馬太鞍堰塞湖災害重建特別條例」草案,今天立法院長韓國瑜召集朝野協商,歷經近兩小時協商,最終朝野黨團達成共識,將於明日院會列入討論事項,在施政質詢前處理,完成三讀,並不提出復議。 2025/10/30 18:28 政治 黨政要聞
光復滿月4|大體修復師三度重返光復 帶著神明託夢的任務 【記者賴昀岫、林林/花蓮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滿月後,光復鄉仍在復原。這段時間,許多「鏟子超人」、「怪手超人」前來協助,也有專為他們服務的「志工的志工」。不少人由「衷心蓮盟」召集人顏維勳號召、統籌分配;災後三度前往花蓮的他透露,這一次是帶著一項「任務」而來。 2025/10/29 17:19 生活
謝龍介質詢認錯人「猛誇她負責」 管碧玲:蛤?撐全場終掩面狂笑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立院內政委員會今安排海委會等多部會進行非洲豬瘟邊境檢疫改進措施進行專報,國民黨立委謝龍介質詢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時,一開口就肯定她在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案的(救災)表現,並斥行政院長卓榮泰只拼政治,拼到非洲豬瘟破口出來,再誇管碧玲「已經超越卓院長、態度負責」,管雖面露困惑、納悶神情,但時而搭話,讓謝龍介越講越大聲,並堅持自己在質詢時曾肯定過她,管碧玲最後說「那是內政部,我不是部長,我是主委」並雙手掩面爆笑。 2025/10/29 17:00 政治 黨政要聞
光復滿月5|「我一直跑、水一直追」麵店10年努力跟水流 單親媽:放棄,我不甘願 【記者賴昀岫、林林/花蓮報導】「十幾年的努力,一小時店就空了」,獨立經營麵店、單親撫養2個孩子的越南新住民山小姐,談起9月23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那天仍歷歷在目,來台24年的她第一次碰到這樣,彷彿恐怖電影的災情,雖然心裡想著重新開始,但也不曉得本錢從哪裡來?「放棄的話我也不甘願,反正一步一步走」。 2025/10/28 14:27 生活
馬太鞍洪災專案募得逾13.9億善款 已有8.29億用於緊急慰助及家園支持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於9月25日,啟動「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募款」,募款於10月24日截止,總計募得逾13.9億元款項,總筆數超過31萬筆,後續將依序分三階段執行,分別為第一階段「緊急慰助及家園支持」、第二階段「生活支持與關懷照護」,以及第三階段「社區復原及重建」。 2025/10/27 20:49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