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周|東元淨零展秀肌肉 推「一站式ESCO服務」助企業節能減碳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東元電機今(29)日亮相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以「低碳永續能源服務」為主軸,展現從傳統設備製造商轉型為能源整合服務供應商的決心,並發表最新ESCO能源技術成果與全方位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同時達成節能減碳與營運韌性雙重目標。 2025/10/29 13:04 能源
中租能源論壇2|台灣要兼顧電力調度與淨零轉型 專家提出3大解方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2025年中租創新論壇於台北盛大舉行,專題座談聚焦「能源轉型與電網韌性」,與談人包括國立成功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副院長楊宏澤、KPMG畢馬威財務諮詢公司董事總經理陳文正以及太陽能新創公司Terabase Energy共同創辦人暨PlantPredict副總Thang Le。3位專家指出,台灣若要兼顧未來電力調度需求與淨零轉型目標,必須加速推動再生能源整合、虛擬電廠示範及綠能交易平台的建立。 2025/10/01 18:21 能源
中租能源論壇1|董座陳鳳龍:綠電申請手續稍顯繁雜 政府應簡化審核程序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全球淨零與能源轉型浪潮下,台灣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台電的定位與角色格外受關注。9月12日中租創新論壇下半場,KPMG畢馬威財務諮詢公司董事總經理陳文正於「台灣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與挑戰」專題演講中指出,能源供給與轉型不僅影響產業投資與競爭力,更攸關台灣能否穩健邁向永續的重要關鍵,他直言,台電正處在結構轉型的十字路口,「如何同時確保供電穩定、推動再生能源布局,以及承擔轉型成本,將決定台灣能源政策的成敗。」 2025/10/01 18:20 能源
供電無虞!經濟部:興達電廠火警檢討完成 林口一號機下周投入產線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高雄興達電廠燃氣新2號機組9日進行試運轉測試時爆發火警,後續台電2部大型發電機組也接連故障,一口氣喪失290萬瓩發電量,全國電力供給緊繃,經濟部常務次長賴建信表示,台電已完成檢討興達電廠檢討報告,將提交高雄市府,林口一號機組積極搶修中,預計下禮拜可投入(供電)產線,經濟部下周召開「電力可靠度審議會」,促電力監理、調度及供需更加精進。 2025/09/18 13:17 政治 黨政要聞
義電智慧能源攜手Gogoro 打造全球首例電池交換虛擬電廠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義電智慧能源以「聚力千站 強化電網韌性」行動方案,榮獲「亞太永續行動獎」金獎,及「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獎之殊榮,突顯義電智慧能源在促進能源轉型和推動永續創新的領導地位。義電智慧能源首次參與「亞太永續行動獎」,勇奪金獎榮耀。連續第二年參加「台灣永續行動獎」,亦再獲肯定。本屆永續行動獎吸引503件申請方案角逐,評選範疇涵蓋環境永續、社會共融與經濟發展三大面向,義電智慧能源以創新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7可負擔能源」領域中脫穎而出。 2025/09/13 09:49 能源
中租控股首度舉辦創新論壇 宣示中租轉型為科技驅動型企業 【記者李宜儒、吳珍儀/台北報導】中租控股12日首度舉辦「中租創新論壇」,以「AI x Energy共創未來」為主題,邀請輝達、Strive Computing等來自美國、日本及台灣重量級講者,與受邀產官學界代表逾120人,共享現今人工智慧與能源前瞻趨勢。在論壇中,中租企業總裁辜仲立正式宣布「今年為中租的人工智慧年」,已啟動中租轉型為科技驅動型企業的改革工程。 2025/09/12 16:36 財經 產業脈動
破解儲能3大困境 新羚能源科技引進電業AI應用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全球能源加速轉型,電網穩定性與儲能投資的挑戰日益浮現,新羚能源科技董事長藍蔚文認為,在新興科技的驅動下,AI有望解決這些複雜難題。 2025/07/29 16:10 能源
美關稅衝擊中國鋰電池出口 研調籲台廠掌握3綠能商機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對等關稅大限倒數!有研調機構指出,美國課徵中國高額關稅,衝擊中國綠能供應鏈布局,建議台廠多著墨能源領域,瞄準儲能電池、能源解決方案、新興綠能,掌握與美合作的新商機。 2025/07/07 11:19 能源
台泥決議買回3.8萬張庫藏股 維護股東權益和激勵員工士氣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台泥今(30)日召開臨時董事會,為維護股東權益並激勵員工士氣,決議啟動總計3.8萬張的庫藏股計畫。公司早於今年四月初美國政府決定徵收關稅、全球股市受影響之際,即在4月8日徵詢券商公會,了解因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後三個月內不得實施庫藏股之相關規範。此項限制已於6月30日解除,台泥隨即召開董事會,推進庫藏股計畫。 2025/06/30 18:21 財經 產業脈動
非核滿月盤點3|政府增建燃氣發電難解碳排 揭美國商會話外之音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美國商會10日指出,台灣的能源存在2大問題,一是供電恐難以支持半導體和AI產業發展,其次是乾淨能源推行速度太慢,隔天經濟部跳出來澄清,重申今年已新增逾480萬瓩燃氣機組,有專家提醒,「燃氣只能作為發展乾淨能源的過渡期,台灣應大力發展氫燃料電池等多元能源,才能符合美方期待。」 2025/06/17 15:18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