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悲劇「垂直撤離」遭質疑 李鴻源嘆沒辦法:短時間難撤8千人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迄今天下午3時20分止,釀成15死7失聯101受傷。有媒體披露內政部長劉世芳和林務局、花蓮縣府開會音檔,內容提到垂直撤離,劉世芳說「如果可以原地撤離,頂多家門口有一些水淹過了就算了」引發議論。內政部前部長、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今坦言,垂直撤離「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呼籲大家不要糾結,疏散8千人有足夠避難場所嗎?有沒有時間才是重點,「藍綠政治人物把嘴巴閉起來」。 2025/09/26 16:51 政治 黨政要聞
柯文哲昔害亡母失眠!郝龍斌首談恩怨 曝當主席會節制游淑慧、鍾小平言行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台北市前市長郝龍斌今赴國民黨中央黨部領表,正式投入黨主席選舉。今中午他接受資深媒體人黃光芹專訪時,談起與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的恩怨時,坦言當初柯文哲上任打他幾個大案,心理不可能舒服,「我做這麼多,結果他卻攻擊我」,但當檢調去年9月羈押柯文哲,他10月就聲援。對於子弟兵游淑慧和議員鍾小平上綠媒猛打京華城案,他也說當黨主席,若黨公職發言損害藍白互信,他會加以節制。 2025/09/18 15:11 政治 黨政要聞
趙少康「號召黨員不投張亞中」 怒批過頭「選主席絕不支持」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席選舉15日開始領表,台北市前市長郝龍斌經過和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深談後,確定參選黨主席,並將於今日前往黨中央領表。同樣有意參選的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日前批評,4年來國民黨就是「朱家天下傅家黨」,更批台中市長盧秀燕不選,朱立倫就找郝龍斌、趙少康來接。趙少康昨在自身節目上痛斥「亂講一通」揚言張選黨主席這樣的話,「我絕對不會支持你,而且號召黨員不要投你」。 2025/09/18 08:36 政治 黨政要聞
有片|黃健庭爆郭選總統曾晤侯友宜 侯親上火線「沒有這回事」 【記者林志青/新北報導】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昨天(28日)上網路節目《中午來開匯》,接受資深媒體人黃光芹專訪,爆料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對外宣稱選2024總統前,曾會晤新北市長侯友宜。侯友宜今天上午出席「4年8億打造新北新校園」活動時表示,「沒有這回事!」 2025/08/29 17:30 政治 黨政要聞
立法院長本不是韓國瑜 黃健庭爆料:郭台銘曾有意、侯友宜喊晚點提名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宣布交棒,準備交接的秘書長黃健庭今大爆2024總統大選秘辛,稱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曾不排斥改任不分區立委並參選立法院長,且在郭台銘宣布選總統前,就曾和新北市長侯友宜談過,朱立倫從沒跟郭台銘聯繫。另外他也批評,侯友宜團隊當時怪黨中央為何不一開始就拒絕郭、甚至抱怨提名太晚,但實際情況是侯友宜要求提名「更晚一點」,讓黨中央相當為難。 2025/08/28 18:30 政治 黨政要聞
盧秀燕不選主席怎麼辦 李乾龍:盧媽媽不要、黃媽媽也可以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席改選9月登場,台中市長盧秀燕卻拒絕參選,引爆「反朱派」焦慮。國民黨前秘書長李乾龍今點名嘉義市長黃敏惠,「若是盧媽媽不要,黃媽媽也可以」。 2025/08/26 16:50 政治 黨政要聞
林右昌為罷免請辭成「替死鬼」?他提1目的:可能劍指新北市長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首波大罷免投票7月26日落幕,24席國民黨立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案最終全數未過關,民進黨祕書長林右昌今宣布,民進黨身為執政黨責無旁貸,他身為黨的祕書長,自當承擔一切責任,「已當面向主席賴清德請辭」。對此,民進黨立委吳沛憶罷免案領銜人李孝亮解讀,看似負責,實則為自己鋪路,「林右昌下一步,可能是劍指新北市長。」 2025/07/28 15:49 政治
監委田秋菫再遭爆料 上班時間搭公務車去客運站逛街? 【記者陳力維、施智齡/綜合報導】監察院近期屢傳公務車遭監委不當使用事件,再度引發社會各界關注。繼先前有監委被爆料搭公務車去剪髮、看牙後,今(16)日民眾黨進一步指控監委田秋菫在上班時間,搭乘公務車前往台北轉運站,質疑公務車使用規範形同虛設。藍白陣營再次聯手,疾呼應加速推動修憲廢除監察院。 2025/06/16 16:10 政治
田秋堇怨「雨天沒公務車會遲到」輿論炸鍋 她再揪1疑點:合規嗎?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監察院近期濫用公務車風波連環爆,秘書長李俊俋請辭下台,監院副院長李鴻鈞急下令「2日起禁止公務車私用」,但監委田秋堇卻稱,上下班自行搭車,下雨天叫車相當不便,導致開會遲到,言論一出,遭輿論撻伐。媒體人黃光芹更質疑,「監委公務配車,不是首長座車,每天接送上下班,合規嗎?」 2025/06/05 17:46 政治
郭智輝:美方若協助解決核廢料問題 重啟核電更具可行性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針對近期核三廠延役爭議與台美產業投資合作議題,經濟部長郭智輝在網路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中指出,核三延役應透過修法而非公投,台灣規劃向美採購與投資總額高達2000億美元,未來10年將涵蓋先進發電技術,有助支援如台積電赴美設廠所需能源穩定等戰略布局。 2025/04/29 19:59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