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保單將有大變革!彭金隆:可朝「去長期保證化」設計 可適時調整保費

財經 金融保險
2025/10/03 07:32
林巧雁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天表示,新的長期保單未來可朝「去長期保證化」設計,但並非「去長期保障化」,像是設定一個可調費期間,可能5年、10年檢視條件、看是否可調整保費,但不一定是調漲,也可能因死亡率變化而調降費用,希望建立市場公平機制。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陳卓邦攝 zoomin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陳卓邦攝

彭金隆指出,銀行不會提供30年定期存款,頂多就是3年,但保險契約保障時間多數很長,如果沒有明確資料證據與足夠資本時,保單一次保證20年、30年發生率,既不科學也不符合風險管理原則,未來的風險因子像是死亡率、罹病率、費用率等多個參數都可能產生結構性改變,若業者只是基於市場競爭就做出保證,業者經營的可持續性可能受到很大威脅。

彭金隆說,金管會希望建構一個公平機制,長期保單可以朝「去長期保證化」設計,但不是「去長期保障化」。去長期保證化目前還是概念、正在研議中,未來如果落實在商品設計上也需要共同討論。方向上是針對未來的新商品,長期保單如何基於自身體質,可能設定一個「可調費期間」,例如5年、10年來檢視條件,看是否有機會進行調整。

他進一步解釋,這個調整不一定是調漲費用,也可能是調降費用,因為如果死亡率下降,壽險保單應該要減少費用,這是一個公平對待市場的機制,不是類似股市熔斷機制,也會請保險局跟保發中心研究。

彭金隆解釋,外界看「保險」包含保險制度跟保險契約兩者,主管機關都要兼顧,如果是保險契約,核心就是保護消費者,契約如果沒約定有調費機制,「這沒什麼好講,公司就要面對未來可能風險」。

至於從保險制度來說,彭金隆認為,若商品持續運作可能影響保險制度時,個別消費者雖然得到保障,但讓商業保險可能因此退出市場「不見得是好事」,也在思考如何從架構上讓保險制度可持續運作。(中央社)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金管會 # 保單 # 彭金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