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政策衝擊企業 人力銀行:人才難找別急著裁員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衝擊產業,外界也擔憂出現裁員潮。對此,104人力銀行表示,目前徵才市場狀況平穩,建議企業不要急著削減人事成本,先前新冠疫情期間許多企業裁員,在景氣復甦階段卻面臨「人才補不回來」困境,建議現階段企業應厚實人才資本,並善用政府補助,應對風險。

裁員後人才資本重建不易
對於近期美國關稅政策,造成許多產業面臨不確定性風險,是否要以裁員因應,104人力銀行表示,回顧新冠疫情初期,全球供應鏈受阻、營運停擺,部分企業調整人事結構,雖有助降低支出,但當疫情解封、商機快速反彈時,許多企業發現原有的人力流失,無法即時補足。
104人力銀行進一步指出,根據該公司徵才資料庫,疫情期間的工作數曾在2020年5月陷入谷底,僅有55.5萬個工作機會,但2021年5月即攀升到85.2萬個,一年內出現49%顯著增幅,求才需求高度競爭下,企業可能招募困難,且人才平均招募天數、員工離職率等,在疫情後都高於疫情前水準。

104人力銀行強調,人才資本的重建,遠比企業預期來得困難、緩慢,面對貿易變局,企業不應操之過急,或輕易裁員而損害長期競爭力。
人事成本可轉為做人才投資
至於如何在不穩定局勢中,穩住人才資源,104人力銀行建議企業,應掌握內部人才的專業技能與職務能力,減少人員閒置與重疊,有助提升整體效率與強化團隊凝聚力;另也建議企業,將人事費用與成本轉為「人才投資」的觀點,針對關稅風暴下的轉型需求,提升員工技能,例如將部分工作時間轉為在職訓練,善用政府資源,安排數位轉型、AI工具應用、語言能力等訓練。

此外,針對企業面臨外部壓力、內部資源緊縮時,如何考量人事調整,104人力銀行建議,企業可依不同情境設定「營運安全期」,如營收下降10%、20%、30%,現金流可撐多久、人事支出所佔比重是否過高,也可進一步思考,評估調整外包比例,或引進自動化工具,並透過事前的精確計算與規劃,明確掌握自身的應變空間。
另外,104人力銀行也提到,許多企業容易忽略政府的人才發展資源,如「產業人才投資方案」或「中高齡及高齡就業促進計畫」等,皆提供訓練或薪資補貼,協助企業人事調整壓力的同時,也能提升員工效能,建議企業將補助方案,納入營運資源,模擬「不裁員並導入補助」是否仍可維持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