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郭彥均遭詐512萬!心頭淌血:真的恨死 痛斥「詐騙判太輕了」

社會 法庭
2024/12/14 18:11
陳力維 文章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日前內湖母女遭詐騙上千萬元輕生,使得原本被騙98萬元、不願外人得知的資深藝人譚艾珍,出面透露自己也受詐經歷,遇警醒一般大眾,沒想到藝人郭彥均也是詐騙受害者,且金額高達512萬元,相當於北市東區一間房屋頭期款,他痛斥台灣詐騙猖獗,「真的恨死」!

分享 連結 下載App
郭彥均遭詐騙512萬元,對詐團不肖份子深惡痛絕。翻攝自郭彥均臉書 zoomin
郭彥均遭詐騙512萬元,對詐團不肖份子深惡痛絕。翻攝自郭彥均臉書

「詐騙真的好嚴重,真的受夠了,真的恨死了。」郭彥均在個人臉書發文,台灣一年被詐騙的金額超過百億元,無數家庭無數生命就這樣被……,詐騙集團騙走的是人們一輩子的心血,一滴不剩,詐騙壞人真的該下地獄,他想讓大家知道,台灣的金融機構其實控管的非常嚴格,從開戶到貸款等等業務都是這樣,只要大筆的金額進出都會「被關切」。他發文刻意附上一張墓地照片,象徵「斥詐騙該死」,並強調詐騙罪責太輕,該重判。

歐陽靖(左)直到警方找上門才知母親譚艾珍(右)遭遇詐騙98萬元。翻攝歐陽靖臉書 zoomin
歐陽靖(左)直到警方找上門才知母親譚艾珍(右)遭遇詐騙98萬元。翻攝歐陽靖臉書

郭彥均進一步表示,現在明白看透的事都是學費換來的,每個人都有頭暈的時候被鬼遮眼的時候。幾年前他也因為相信從小長大的朋友,跟他一起投資了不該投資的東西,當初說獲利18%以上,朋友說如果賠錢,會個人自己賠給郭彥均。他算一算之後,18%的利誘太可怕了,他發瘋似地投入了相當於一間台北東區公寓頭期款的金額,剛剛開始還真的有拿回一些錢,但一陣子之後就開始很多原因的拖欠,而且真的沒有多久就有這狀況,三個月後就有很上面的人被抓了,被破獲了新聞說騙了幾十億的金額。這起騙局的投資人太多,還有人失去生命,詐團真的很壞,聽朋友說好像嫌犯被判刑也不到十年,騙到的錢也不在台灣、要不回來了。

台北市內湖區母女雙屍命案,是因遭詐騙1200萬元輕生。民眾提供 zoomin
台北市內湖區母女雙屍命案,是因遭詐騙1200萬元輕生。民眾提供
廣告

他很幸運的是,當初介紹投資的朋友,很有信用沒有跑掉,雖然事後對方也知道自己被騙了,仍每個月、按月還他錢,預計四十多年的分期,以上故事很簡短,但當時他真的嚇死了。根據法院公開判決書,郭彥均當初是投資虛擬貨幣「以太幣」而陷入投資詐財騙局,總計投入550萬2000元,領得返還分潤38萬2326元,損失金額約512萬元之譜。

內湖母女雙屍案,警逮王姓(左)、黃姓(右)車手,都被收押。翻攝畫面 zoomin
內湖母女雙屍案,警逮王姓(左)、黃姓(右)車手,都被收押。翻攝畫面

郭彥均難過地說,真的建議立委好好修法提高詐騙的刑法,立委們你們有看到我們的社會詐騙多嚴重嗎?我們目前的法律對待詐騙真的太輕了,落網後他們都把錢轉到國外去了,關完之後還可以繼續用在國外的錢,好幾十億都是別人一生的努力,嫌犯用幾年的公家飯來換幾十億,真的太不公平了,修法雖然不能完全遏制犯罪,但可以讓犯罪前思考犯罪的代價,希望重罰可以遏止一些犯罪。

郭彥均在臉書曝光自己遭詐騙血淚教訓。翻攝自郭彥均臉書 zoomin
郭彥均在臉書曝光自己遭詐騙血淚教訓。翻攝自郭彥均臉書

他也提醒大眾,千萬要記得不要被騙掉千萬才記得「天底下不會有那麼好的事」,什麼樣的「好事」呢?那就是別人有錢,真的輪不到會分給我們的,還有,別人有錢也不可能分給你賺的,他自己賺都不夠了,怎麼會分享給你?而且真有這樣的好事怎麼可能跟別人說,這幾點都是是分辨真假的關鍵,真的太多人被詐騙、真的好氣。

郭彥均以自己的血淚教訓中心建議,如果想要投資的話可以走進銀行,只要在銀行裡的產品都一定是合法的,投資前也需要經過一連串的風險評估,銀行會依照你能承受的範圍,再給你屬於你值得投資的專業建議,銀行不會要你拿所有積蓄,然後只投資All in一個標的,合法保本的投資5%就已經很高了,高於這些獲利都會有很高的風險。

其實我們金管會很保護投資人,走進銀行發現台灣金融環境真的很安全,不要相信你的手機粉專Line群的消息,投資也不要相信身邊的親友,因為常常親友也是受害者,只是他們自己還也不知道而已,這時候我們可以提醒他們,如果屢勸不聽就可以報警讓警察介入,或幫他們上網找投資的資料,網路上沒有什麼查不到的,人名、公司、機構只要合法很難查不到,但是就算看到網路的頁面,也要有存疑的警覺,現在這個時代處處都要存100個疑心。

郭彥均誠心提醒民眾防詐,避免再有人受騙上當。圖為郭彥均夫妻,翻攝自郭彥均臉書 zoomin
郭彥均誠心提醒民眾防詐,避免再有人受騙上當。圖為郭彥均夫妻,翻攝自郭彥均臉書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廣告
知新聞年度報導
# 郭彥均 # 詐騙 # 譚艾珍 # 投資詐騙 # 虛擬貨幣 # 以太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