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遊行今登場!跨性別立場惹議 主辦單位表態:手術非唯一手段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2025台灣同志遊行今(25)日登場,受天候影響,主辦單位台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預估有13萬人參與。對於先前有工作人員表態反對跨性別引發爭議,主辦單位今天強調,強制要求手術才能變更性別,是對身體權跟健康權的重大侵害,強制手術並非唯一手段。
盼了解彼此生命經驗差異
台灣同志遊行邁入第23屆,今天下午登場,今年同志遊行主題為「超.連結——跨越標籤,理解差異 Beyond Links: More than Clicks」。
主辦單位台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遊行前接受媒體採訪,理事長戴佑勳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當選後,國際間出現反DEI(多元、平等和包容)浪潮,逐漸有將性平視為負擔的情況,而台灣社會對於性別議題的討論,常常涉及複雜面向,難以用單一論述而言,網路上經常可見兩極化的意見,卻難以形成共識,今年的主題是希望,讓大家了解需要跨越彼此立場,看見彼此生命經驗,才能夠展開更多細緻並且有建設性的討論。
戴佑勳也說,以「超連結」為主題,希望大家了解,演算法、社會輿論,如何影響對性別議題的看法,期待對議題的討論,不要停留在點擊或按讚,而能了解彼此生命經驗的差異,以跨越偏見、恐懼。
台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發言人小鯨則說,受到天候影響,預估今年參與人數為13萬人,今年有180個團體報名參加,並有約110個市集攤位,其中超過3成是公益合作攤位。
強制手術非變更性別唯一手段
另外,遊行前夕一位主辦單位工作人員,在社群平台發文,表態「反對免術換證、反對心理性別」,被視為反對跨性別,引發爭議,後續主辦單位將他調職,也道歉並強調不是主辦單位立場。
對此,小鯨指出,現階段我國規定如果要變更身分證上的性別,必須經過性器官摘除手術,將強制手術當成性別變更的前提,是對身體權跟健康權的重大侵害,不同民間團體對變更性別有不同看法,像是以服用荷爾蒙或單純改變穿著等為基準,強制手術並非唯一手段。
他也強調,目前已有7例跨性別者,透過訴訟得以免術換證,而對部分聲浪質疑免術換證可能衍生騷擾、侵害女性問題,問題不在換證與否,而是性別意識推廣、強化公共空間管理,希望不論順性別、跨性別女性,都可以在公共空間感到安全,而非讓兩者對立。
下架六色宣言引發質疑
此外,2008年主辦台灣同志遊行的台灣同志遊行聯盟,曾提出「六色宣言」,其中紅色代表性少數群體的性權,以及希望廢除侵害性少數群體的三大惡法,包含《社維法》、《兒少性剝削條例》跟《刑法》部分條文,今年遊行前夕,台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下架原有的六色宣言內容,並強調原有內容經過16年後,可能有社會脈絡已異、相關法規調整的情況,不過仍引發質疑。
小鯨今天解釋,過去一直有人會質疑,2008年發布的六色宣言,偷渡多元性愛或戀童癖等,但當初宣言會希望廢除這些法規,是因這些法規相較於異性戀,對同志族群更容易產生壓迫,也侵害性工作者的保障,違背性權、人權的普世價值,今年團隊討論後,希望針對部分內容改版,預計遊行過後,會找個性別團體,討論出符合當前社會環境的六色彩虹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