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台灣上市櫃協會:台灣具成立主權基金條件 可整併4大基金擴增規模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台灣上市櫃協會今(11日)舉行設立主權基金的目的與運作座談會,協會創辦人施明豪表示,台灣的經濟規模大了,可投資的資金非常雄厚,而且外匯存底全球排行第6,有成立主權基金的條件。台灣的主權基金,更是可以支持台灣自己的企業走向國際化、特別是現在在AI領域方面,最大的市場在美國,如果發展初期就能關注與投資,對於後續的加碼會有很大的幫助。

主權基金可以投資企業領取股息也能驅動技術
施明豪說,台灣好的企業如台積電、台達電等外資法人股東的佔比都超過70%,許多政府主權基金,像是挪威主權基金、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基金、新加坡政府基金也都投資台灣的企業,賺取股息。
此外,施明豪也指出,我們看到中東國家透過主權基金的加持,吸引AI大廠聯盟,讓資本帶動、配合產業鏈的技術驅動,就是最好的案例。
延攬國際專業人才提升投資績效
施明豪表示,主權基金可以結合台灣的四大基金,包括退休基金、勞保基金、勞退基金、中華郵政基金等來共組台灣的主權基金,這樣不僅能夠提升資金的規模,同時也能透過國際專業投資機構的操盤經驗,來提升投資績效。
台灣的四大基金,過去時常爆出國內基金操盤人的舞弊案件,我們建議可以整併這些基金,擴大規模、提高透明度,並朝向國際化發展。
施明豪表示,目前國內政府基金的管理人,主要是由公務人員及公家單位來負責管理,建議主權基金經營人其薪資應該跟市場對接,進而延攬國際的專業人才來管理,強化經營能力。
可與其他國家合作成立跨國主權基金
此外,台灣的主權基金也可與其他國家主權基金合作,像是之前日本軟體銀行孫正義董事長提出美日主權基金規模高達3000億美元的構想,顯示國際間主權基金合作是一個趨勢,台灣可考慮與美國、日本等國合作,共同成立台美或台日主權基金,進一步拓展國際資源與市場版圖,同時也可先透過參與投資國外主權基金,累積實務經驗、學習國際操作模式,為台灣主權基金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