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慘敗政院急轉彎?傳不覆議「普發1萬元」 院方、綠委態度一文看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行政院提出4100億元規模的特別條例,遭立法院國民黨團刪台電撥補、增全民普發1萬元,經費規模提升至5450億元,行政院及執政黨原痛批藍硬塞「普發現金」為大罷免買票,如今罷免24+1案全挫敗,傳出政院態度轉變傾向不提覆議、接受立院三讀版本。政院人士低調稱「還在研議」,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則表示,相信行政部分都在周延、妥善研議中,黨團就是尊重。

上周六大罷免25案全軍覆沒,執政黨檢討認為罷免投票前立院通過含「普發1萬元」的特別條例,是影響民意、罷免失利原因之一。行政院長卓榮泰近期才召開記者會,痛批在野黨自行增加支出違法違憲,也稱舉債普發1萬元,讓他內心非常交戰,認為這不是好方法;不過首波罷免落幕,傳出行政院不提覆議。
政院人士不願證實,僅低調表示,對於特別條例的後續,政院還在研議中。吳思瑤在立法院受訪表示,覆議期限到7月31日、還沒到,相信行政院還在評估,普發現金特別條例通過後,民進黨團的立場「尊重行政部門覆議、救濟或其他憲法救濟」,除覆議外,還有其他憲法救濟手段,相信行政部分都在周延妥善研議當中,黨團就是尊重。
綠委鍾佳濱坦言,覆議「普發1萬」恐怕會引發誤會,讓民眾誤以為行政院對人民期待的政策持反對意見,從頭到尾行政院強調的這是否違憲,任何增加預算支出的提案應該由行政院提出,立法院提出後由行政院修正提出較合適;這樣程序上的違憲,如果讓行政院用覆議方式,會讓民間誤會行政院反對。
鍾表示,目前有很多討論,包含現金怎麼發、有沒有排富等等都有待商榷,有些經濟弱勢民眾現在需要這筆現金支持,行政院也沒有否認這樣的需求,但對於一些高所得者也舉債發給他,這部分要考量。
他續指,行政院是否提出覆議,非未來違憲審查上要件,但政策推動上是否有機會立法院重新思考,由行政院提出立法院認為恰當的方式,重新行使立法程序,這樣比較妥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