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關稅和匯率干擾! 多家半導體廠Q3傳統旺季倒霉了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儘管時序已進入半導體產業傳統旺季,但受到美國關稅與新台幣匯率波動影響,多家半導體廠商對第三季營運展望趨於保守。多數業者坦言,客戶因應關稅變數提前於上半年拉貨,打亂了傳統季節性步調,加上強勢新台幣帶來的匯損壓力,預期第三季業績恐將「旺季不旺」,甚至可能較第二季下滑,只有台積電一枝獨秀!

客戶提前拉貨效應 下半年動能趨緩
半導體業者指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陸續上路,客戶提前拉貨效應使上半年營運表現亮眼,呈現「淡季不淡」的景象。然而,隨著客戶備貨充足,下半年的拉貨動能明顯趨緩。聯發科表示,部分需求已在上半年消化,影響了第三季的季節性表現。感測晶片廠原相也指出,滑鼠晶片客戶在過去幾季拉貨積極,第三季動能可能減弱。面板驅動IC廠聯詠也觀察到,客戶下單態度轉趨保守。
新台幣強勢升值 部分廠商面臨匯損壓力
除了關稅影響,新台幣在第二季的強勢升值也對半導體產業造成衝擊。由於多數產品以美元計價,廠商不僅營收受到影響,同時面臨業外匯兌損失。例如,特殊應用晶片廠巨有雖然第二季本業獲利,但受新台幣匯損拖累,單季最終由盈轉虧。即使第三季以來新台幣有所回貶,多家廠商仍預期,第三季的平均匯率仍將高於第二季,持續成為影響營運表現的關鍵因素之一。聯發科便預估,第三季營收將季減1%至8%,新台幣營收的下滑幅度恐將擴大。

AI需求一枝獨秀 台積電營運持續樂觀
儘管多數半導體廠商面臨挑戰,但人工智慧(AI)需求依然強勁,成為少數能維持成長動能的亮點。幾乎囊括所有AI晶片代工訂單的台積電,其營運展望持續樂觀。台積電預估,第三季美元營收可望成長8%,全年美元營收增幅更高達30%,遠高於全球半導體產值15.4%的成長幅度,顯示在AI浪潮下,台積電的領先地位難以撼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