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顯微鏡下的iPhone 17 Pro Max 告訴你為何一體成型機身容易有刮痕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科技媒體Igor's Lab今天報導,借助基恩士(Keyence)的VHX7100 高解析度攝影單元和AE-300 數位顯微鏡,分析蘋果iPhone 17 Pro Max的高鎂鋁合金一體成型機身。

iPhone 17 Pro Max含有10%鎂合金
報導介紹,蘋果iPhone 17 Pro Max放棄之前的多段式鈦合金框架,改用一體成型的高鎂鋁合金。這款合金含有約10%鎂,屬於5xxx系列的高鎂配方,重量輕、耐腐蝕性能優異,且易於進行陽極處理。
相較於6xxx系列,它在抗衝擊和韌性上表現良好,但硬度偏低,更容易在外力作用下產生刮痕,Igor's Lab認為,蘋果選擇該材質,顯然是在重量、耐腐蝕與製造可行性之間做了平衡。

蘋果iPhone 17 Pro Max機身表層經過硬質陽極氧化,形成緻密的氧化鋁(Al₂O₃)保護層,並透過染料滲透獲得穩定顏色,再經化學封孔以提升耐腐蝕性與防刮性。
IT之家引述報導指出,化學分析顯示,表面含氧約53.5%、鋁30.3%、碳13.4%、氫2.8%,對應封孔過程中形成的水合氧化物和有機染料殘留,這層氧化膜厚度通常為10-20微米,足以抵禦日常磨損,但面對硬物顆粒仍可能被破壞。
鎂可提高耐腐蝕性卻會降低硬度
該媒體指出氧化層被鑰匙、沙粒等硬質異物穿透後,內部較軟的高鎂鋁基材會直接暴露,刮痕和凹痕隨即顯現。
鎂的加入提高耐腐蝕性,卻降低硬度與熱導率(約70-100 W/mK),讓散熱更依賴內部的均熱板而非機身金屬。此外,機身的熱膨脹係數與其他鋁合金相近,日常溫度變化可被結構設計吸收,不會造成顯著變形。
該媒體認為,儘管陽極處理提升耐刮性與美觀度,用戶回饋與實驗分析均顯示,裸機使用風險大,輕微碰撞或刮擦即會留下痕跡,該媒體建議,為延長機身外觀壽命和避免昂貴維修,應配備手機殼,尤其在戶外或多硬物環境下使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