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將從網路上消失? TiEA籲暫緩將《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送交立院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未來網上不能搜尋到電子煙相關訊息,否則平台將違法?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TiEA)今在給行政院院長卓榮泰的公開信中強調,呼籲暫緩將《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送交立法院,並就法案中影響網路基本權利的條文,包括言論自由等,重新與產業界及社會大眾進行實質、有效的溝通。

TiEA 表示,協會深耕數位經濟,所屬會員知悉近年來電子煙、未經許可之指定菸品或藉此包裝之新興毒品對國人健康的危害,亦持續回應衛生機關之要求,就所經營服務涉及此類物品的違法內容為管理。TiEA 深切在乎國民健康,希望能與各界協力共同尋求真正有效且務實可行的策略,有效使民眾、特別是我們的下一代,免受此類物品濫用之害。
然而TiEA認為,讓相關資訊完全從網路上消失、使民眾無法透過接觸相關資訊認識到此類物品的危害,反而無助於保護國人健康,也同時造成其他負面效果。例如學生為了學校報告,想在網路論壇上發文詢問電子煙的健康危害,或是一位記者想報導分析菸害防制政策搜尋相關網頁。
如果這些使用者貼文或搜尋結果,因為觸及「電子煙」等關鍵字,就被視為違法「展示」而遭系統自動移除或全面封鎖,反而讓有益的健康討論、新聞報導與使用者經驗分享在網路上消失了,進而使網路使用者無法認識,或低估電子煙、未經許可之指定菸品或藉此包裝之新興毒品的危害。
TiEA 認為,保護公眾健康與捍衛言論自由,從來不是零和遊戲。良善的法規設計應該能精準打擊真正的違法「商業販售行為」,而非要求業者採取可能錯殺廣大無辜「一般言論」的內容審查措施,因為此類一般言論不僅是民主社會中人民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之基礎,也是各方利害關係人實行公共討論、建立對菸害正確認識的前提。
基於以上理念,TiEA 認為目前《菸害防制法》的執法現況,以及衛生福利部送交行政院審議的修正草案規劃,仍有商榷之必要。TiEA謹就會員在全球營運的經驗與產業實務,提出一個能兼顧各方需求的解決方案,並懇請政府採納:
1. 明確區分,精準打擊: 法規之設計與詮釋,應根據網路服務業態明確區分具商業對價關係及向不特定對象傳播的「商業廣告」,與屬於民眾一般言論之「使用者生成內容」、「人際通訊內容」,及開放網路的「自然搜尋結果」。我們認同業者應該對「商業廣告」負擔更高的事前審查責任,但一般言論不應被視為廣告,由業者為一般性事前審查。
2. 採納國際通行的「通知後移除」原則: 針對使用者內容與搜尋結果,應採納國際通行的「通知後移除」(Notice and Takedown) 模式。由主管機關在發現具體違法內容後,通知平台協力移除,而非要求平台進行普遍性的事前主動監控。這才是民主國家兼顧執法效率與人民自由,同時最大化公共討論以促進公眾認識社會風險的主流作法。要求平台採取普遍性的事前主動監控措施,非但實務上窒礙難行,更可能在無意中,導致系統性的言論審查,扼殺使用者的言論自由與秘密通訊自由,最終將傷害台灣引以為傲的民主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TiEA深信,倉促的立法無法帶來完善的保護。因此,TiEA在此公開呼籲行政院:暫緩將《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送交立法院,並就法案中影響網路基本權利之條文,重新與產業界及社會大眾進行實質、有效的溝通。台灣的數位經濟與民主自由,是我們最珍貴的資產。讓我們共同努力,找到一個真正能保護下一代,同時也守護台灣開放、創新未來的雙贏解方。
TiEA成立於 2012 年,會員涵蓋數位內容產業、國際網路公司、台灣電子商務公司、社群網站、網路行銷、網路媒體,以及金融、旅遊、物流與其他與網路、數位領域相關之新創事業,是台灣目前匯集最多網路數位軟體業者的協會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