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手機禁令9月上路!高中、國中小規定不同 草案今公告3大重點

生活
2025/05/21 10:50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教育部日前宣布,高中以下學生手機以「進入校園集中保管」為原則,預計9月起實施,「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修正草案今天公告,在12天的預告期廣泛蒐集意見,之後正式公告。由於學生在校使用手機頻率高,此舉掀起學生反彈,立委范雲昨天邀請超過30校的高中職學生代表,直接在立院和教育部面對面,教育部當場做出承諾,在納入分階段管理時,將高中和國中小分開,且各校制定規範討論時應有1/3學生代表。

學生使用手機頻率大增,人際發展的模式正在改變。翻攝自pexels zoomin
學生使用手機頻率大增,人際發展的模式正在改變。翻攝自pexels

對於學生手機管理的議題,教育部2019年訂出「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讓學校可據此訂出校內手機相關規範。此一原則要求,學生的手機除教師引導學習,或是緊急必要聯繫,其餘時間以關機為原則。教育部長鄭英耀近日受訪時表示,新版規範近日將公告,並於9月開學時實施,內容則以學生進入校園,手機就集中管理為原則。

不過,此一內容引發外界疑慮,其中高中生反彈聲浪大,成功高中學生認為,手機應該是工具,而不是玩具。「教育應該是要教會學生怎麼去掌握開關,而不是直接把插頭給拔掉。」中山女中學生也表示,手機平板已經是校園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英文課幾乎每節都會使用手機,查字典和小組討論查閱資料,讓數位融入教育。教育部要集中管理的新聞一出,讓基層學生和老師都很錯愕,令人疑問「基層現場準備好了嗎?」

考量到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手機禁令擬「高中、國中小規定不同」。圖為國中生示意圖,資料照片,陳卓邦攝 zoomin
考量到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手機禁令擬「高中、國中小規定不同」。圖為國中生示意圖,資料照片,陳卓邦攝

手機禁令「高中、國中小不同」

范雲表示,對於校園手機管理,她支持高中和國中小分階段管理,與會高中生代表也提到,高中生應該學習數位自律,並且當前高中課堂學習已經融入行動載具,教育部若一律禁止學生使用手機或平板,對教學現場將是衝擊,更不利於高中生學習自主。

范雲昨天邀請超過30校的高中職學生代表,直接在立院和教育部面對面。教育部當場承諾,將在預告期內召開公聽會,且在納入分階段管理,將高中和國中小分開規定。制定校內規範討論時,學生代表應有1/3。

主管業務的資科司長吳穎沺表示,學生代表1/3、校內民主程序討論,都是資科司支持的政策方向,資科司已經準備本次原則修正的Q&A問答集,回應各界疑慮,強調校園手機管理應該明確化、彈性化與分階段管理。

教育部加嚴校園手機規範,近日將對外公告。圖為高中生示意圖,資料照片,陳卓邦攝 zoomin
教育部加嚴校園手機規範,近日將對外公告。圖為高中生示意圖,資料照片,陳卓邦攝

草案預計今天預吿 6/7正式公告

教育部主秘林伯樵現場回應,草案今天就會在「眾開講」平台預吿12天蒐集意見,預計6/7那週才會正式公告。

草案今公告3大重點

• 適用對象及管理規範明確化
明確規範僅適用學生所攜帶行動載具,教職員工、校外人士及公發學習載具不適用本原則。此外,亦要求學校訂定管理規範時,須包含管理方式及時間、違規處理程序、學生申訴救濟機制與彈性調整等。

• 使用及管理彈性化
學校可依不同載具類型及情境(如課堂臨時學習活動或個人緊急必要聯繫等),彈性調整管理或使用方式,並可依教學現場需求制定各校管理規範。

• 分階段且以同一方式管理
國民中小學應由學校或各班以集中方式保管,高級中等學校由學校以同一方式管理。且高級中等學校訂定管理規範時,應邀集教師、家長、學生各方代表召開會議,共同討論管理機制。

教育部:草案公布後歡迎表達意見

針對校園手機規定,教育部日前表示,為因應數位時代學習環境變化,以及校園實務管理需求,預計公告「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修正草案,並廣邀社會各界提供意見,作為後續調整與推動的重要參考。

教育部指出,有鑑於目前訊息揭露不夠充分,導致外界討論時有諸多疑問,教育部將公告草案內容,說明政策方向,並廣納各界建議。

教育部也說,草案公告後,誠摯邀請家長、教師、學生與社會大眾共同表達意見。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手機禁令 # 學生手機 # 手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