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從日本建築工到怪魚導遊!他養出「世界級巨鱸」 吸日港韓釣客來台追夢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在高雄永安區,離都市喧囂約1小時車程,一座看似平凡的魚塭,正悄悄吸引來自日本、香港、韓國的釣魚客。這裡是「怪魚」出沒的場域,長達140公分、重量超過30台斤的金目鱸,正在水面下伺機而動。讓這一切成真的,是一位從日本回台的建築工人曾偉翔,如今他不只是一位養殖戶,更是日本釣手口耳相傳的「怪魚導遊」。

從日本建築工到「怪魚導遊」 養出世界級巨鱸
曾偉翔(46歲)的曾祖父在永安區擁有面積達11甲魚塭,但爺爺、父親都把漁塭租給其他養殖戶,曾偉翔本來在日本建築工地工作,包括房屋設計、工地管理都做過,但他卻謙稱自己「只是工人」。
曾偉翔在日本的生活緊湊而規律。工作之餘,最讓他放鬆的,是揮竿追魚的時光。
10年前曾偉翔返台後,決定回到高雄永安這個靠海的小漁村,接手曾祖父留下的魚塭,投入鱸魚、虱目魚、白蝦、泰國蝦養殖。
一開始只是單純養魚為生,沒想到多年累積的釣魚經驗,竟讓曾偉翔意外造就了一個台日釣魚文化交會的新場域。


偏僻魚塭意外成台日釣魚文化交流場域
管理池中讓釣客垂釣的金目鱸一般體長約50至60公分,曾偉翔從2公分魚苗開始培養,經過9年時間,平均魚體已達80至90公分,最大更突破140公分,遠超釣界常見標準,被日本釣客稱為「怪魚」。
最初,曾偉翔的魚塭只是他個人的釣魚場所,他在這裡釣鱸魚、石斑魚,覺得「真是好玩」;偶而有日本釣具公司的測試員帶著開發中的釣竿、路亞(假餌)來此試用。直到某天,一位釣友問他:「我們也能來這裡釣嗎?」他才開始嘗試開放魚塭,提供導釣服務。
如今,曾偉翔每月平均接待4至5組客人,客群超過九成來自日本,其中也有來自香港、韓國的釣手。今年6月,單月接待人數甚至逼近20人。曾偉翔笑說:「本來只是讓朋友來玩,沒想到口耳相傳,變成很多人都想來朝聖。」

日、港、韓釣客來朝聖
儘管國語不流利,曾偉翔憑藉日語能力與熱情,與來訪客人建立良好溝通。他說:「釣魚人有自己的語言,拿起裝備比劃,不用多說話也能懂。」
對於部分人質疑「魚塭釣魚太簡單」,曾偉翔不以為然。「這裡的魚,沒有比野外更容易釣,甚至更狡猾」。
曾偉翔解釋,金目鱸咬餌非常謹慎,有時只是輕輕咬住假餌、並未吞下鉤子,若釣客在第一時間揚竿,反而容易脫鉤。他會根據當日的天氣、水色與魚況,建議使用特定類型的路亞,有時甚至需要長達25公分的「大餌」,模擬受傷小魚的掙扎姿態,誘引大魚上鉤。
「咬餌後要稍等再揚竿,確認鱸魚上鉤後,要馬上收線保持竿身張力」,曾偉翔說:「否則鱸魚跳起來甩頭,很容易脫鉤!」這些看似細微的技巧,正是職人與業餘釣客之間的分野。

對許多日本釣手而言,能釣上一尾破100公分的金目鱸,是一生的夢想。在日本幾乎沒有野生金目鱸,管理池中也沒有這種巨大體型的鱸魚,釣客只能出國尋夢。
一名日本釣客今年6月下旬在曾偉翔的指導下,終於釣起超過100公分長的金目鱸,釣客說,來台灣可以創造自己的釣魚紀錄,真的像夢一樣。
除了釣魚的樂趣,部分日本客人也會央求曾偉翔帶他們前往享用台灣在地美食,或體驗釣蝦、逛夜市、神明繞境等傳統文化。
曾偉翔沒有大規模宣傳,但他的釣場,已成為釣魚文化的隱性景點。

一尾金目鱸,改變一條路
釣魚對曾偉翔而言,從來不只是興趣。他說,釣魚人都想釣一尾「紀錄魚」,那種上鉤一瞬間,整隻竿子彎成弓形、心跳加快的體驗,是任何人都無法忘記的瞬間。
這些年來,他把魚養得更大,把技巧教得更細,把漁村變得更有故事。當越來越多外國客人從遠方而來,曾偉翔也漸漸明白,自己打造的不只是釣場,而是一個讓人與魚、與土地、與回憶相遇的場域。
在這片魚塭邊,曾偉翔靜靜守著水面下的傳奇,也守著他自己的夢。
相關新聞獨家|高雄永安金目鱸的水秘密 產值1.4億!外銷國際最大買家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