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高雄男吃芥末章魚驚見劇毒「藍環」!衛生局急抽驗 專家揭中毒下場

社會
2025/07/10 20:11
王勇超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高雄一名男網友分享自己買了芥末章魚食用,不料吃到一半,驚見有塊章魚腳外型類似新聞報導中的劇毒藍環章魚。高市衛生局急赴販售場所抽驗,業者也已下架停止販售。專家指出,網友照片中的章魚已經切得很細碎,不易辨識是否為藍環章魚;藍環章魚內含有極強的神經毒素「河豚毒素」,加熱也無法破壞,吃到會感到嘴麻,最嚴重恐呼吸衰竭致死。

近期有網友購買芥末章魚,食用後嘴唇發麻,懷疑吃到含有劇毒「河豚毒素」的藍環章魚。翻攝爆廢公社 zoomin
近期有網友購買芥末章魚,食用後嘴唇發麻,懷疑吃到含有劇毒「河豚毒素」的藍環章魚。翻攝爆廢公社

藍環章魚劇毒難解 中毒恐致命

高雄一名網友在「爆廢公社公開版」臉書社團貼出一張照片表示:「買了一盒芥末章魚吃了幾口後,看了一眼怎覺得這章魚腳很像新聞上的藍環章魚呢?雖然店家說一切沒問題...符合食安法」。

照片中的章魚已被切碎,其中一小塊章魚腳上有一小圈藍環。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 (TAMEE) 研究員林雋硯(花枝)表示,在台灣,具金屬光澤藍色環紋、底色偏黑的章魚種類並不多,這類外觀最常見於藍環章魚屬,該種類章魚在澳洲已被確認具含有極強的神經毒素「河豚毒素」,例如藍紋章魚、藍環章魚等,若誤食這類章魚,有機會導致中毒。

林雋硯(花枝)指出,目前對於出現在台灣海域的相關物種,毒性的研究仍有限,因此毒性強度尚無法明確判斷,這類章魚在台灣本地數量已稀少,被捕獲作為海鮮的機率並不高,目前市面上販售的小章魚,多數來自東南亞進口,因此不一定是台灣產的物種。

值得注意的是,國外有些章魚身上雖也具類似藍環的假眼點,但實際上並非藍環章魚,毒性是否存在或強弱仍有待後續確認。

台北榮總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表示,藍環章魚含有強烈「河豚毒素」,加熱無法破壞,中毒症狀最快15至30分鐘內出現,最遲也可能延至6小時。毒素作用於神經,輕者嘴麻、舌麻,重者吞嚥困難、四肢無力,甚至呼吸衰竭,且無特效解毒劑,須及時插管救治。

楊強調,中毒症狀不可輕忽,若撐過24小時,一般可望好轉。

 

高市衛生局現場抽檢1件「生芥末章魚」帶回檢驗。讀者提供 zoomin
高市衛生局現場抽檢1件「生芥末章魚」帶回檢驗。讀者提供

業者已下架停止販售產品

高市衛生局說,本案未接獲醫院急診就醫通報,今接獲反映後即派員前往販售場所查察,經查該批「生芥末章魚」為完整包裝,販售場所貯存環境尚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現場抽檢1件「生芥末章魚」帶回檢驗。為避免食安疑慮,業者已立即將該產品下架停止販售。

衛生局另派人前往消費者家中採集食餘檢體並進行健康關懷,消費者說他吃到一半,看到其中一塊章魚腳上有一圈藍環,懷疑是新聞報導中的劇毒藍環章魚,就沒繼續食用,當下及後續身體都沒有不適,也未就醫。

衛生局呼籲民眾購買小型章魚食用時,要注意有無混入帶有斑紋、斑點的章魚,切勿食用來路不明之水產品,如果遇到不熟悉的品種,千萬不要購買食用,以維護食的安全。

推薦新聞
沈慶京交保生變!拿不出「幾個億」 求降保稱:想去三芝海邊祭父母

活體的藍環章魚頭部為黃棕色,頭部背面和腕足上都佈有藍色小環紋。翻攝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 zoomin
活體的藍環章魚頭部為黃棕色,頭部背面和腕足上都佈有藍色小環紋。翻攝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藍環章魚 # 神經毒素 # 高雄 # 衛生局 # 河豚毒素